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教你科学设置手机家长模式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7: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发布,教你科学设置手机家长模式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为未成年人打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该指南涵盖了上网时间、浏览内容和应用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家长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份指南,科学设置手机家长模式,从而更好地保障孩子们的网络安全。

01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上网时长

《指南》对未成年人的每日上网时长进行了明确限制。对于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每日使用时长不超过1小时;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每日使用时长不超过2小时。此外,当未成年人连续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超过30分钟时,系统会发出休息提醒。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系统默认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这些时间管理措施有助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家长模式,对孩子的上网时间进行有效控制。

02

内容管理:分龄推荐优质内容

《指南》首次提出了分龄推荐标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推荐适龄的优质内容。例如,对于不满3周岁的儿童,推荐儿歌、启蒙教育等亲子陪伴类内容;对于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的儿童,推荐启蒙教育、兴趣素养、通识教育等内容;对于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的儿童,推荐通识教育、知识科普、生活技能等内容;对于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推荐通识教育、学科教育、知识科普等内容;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推荐适合本年龄段认知能力、健康向上的内容。

这种分龄推荐机制能够确保未成年人接触到的内容既符合其年龄特点,又具有教育意义,避免了不良内容的侵扰。

03

功能管理:保障使用安全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绕过家长模式,移动智能终端设置了多重防护措施。例如,退出未成年人模式需要家长进行验证同意;未成年人模式图标始终保持在桌面醒目位置,无法被卸载、冻结或隐藏;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无法修改系统日期和时间。这些功能设计确保了家长模式的有效性,避免了未成年人通过技术手段规避限制。

此外,移动智能终端还提供了便捷的设置入口,用户可通过开机提醒、桌面图标、系统设置等多种方式进入未成年人模式。模式入口在醒目位置,方便用户一键切换。

04

实施方法:以小米手机为例

以小米手机为例,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设置家长模式:

  1. 儿童模式:在“设置”中找到“特色功能”,选择“儿童模式”或“孩子空间”。阅读提示并同意协议后,点击“开启”。手机重启后将进入儿童模式界面。在该模式下,家长可以限制可访问的应用列表,设定每日使用时间上限,以及启用或禁用游戏功能。

  2. 青少年模式:在“设置”中找到“特色功能”中的“青少年模式”,同意隐私政策后点击“开启”。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米游戏中心的“设置”中找到“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并开启。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独立密码以增强安全性。

  3. 屏幕时间管理:在“屏幕时间管理”中选择时间段,开启专注模式以减少干扰。家长还可以设定特定应用的使用时间和设备锁屏时段,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

05

科学管理:沟通与引导是关键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在《家庭教育指南》中指出,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在管理孩子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限制,更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引导。家长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设计家庭节日等方式,增强家庭凝聚力,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传递赞美”等方法,鼓励孩子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的发布,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管理孩子手机使用的有力工具。通过合理设置时间、精选优质内容、保障使用安全,家长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共同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