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鸣教授提醒:这些肠癌早期信号别忽视
王奕鸣教授提醒:这些肠癌早期信号别忽视
“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竟然会得直肠癌。”近日,一位21岁的女大学生通过视频讲述了自己确诊直肠癌中晚期及抗癌的经历。她在视频中提到:“身体给了很多信号,但我都忽略了,以为自己还年轻,不会有大问题。”
这位女大学生的经历并非个例。肠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作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主任,王奕鸣教授提醒大家,关注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战胜肠癌的关键。
肠癌的早期信号,你留意到了吗?
肠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警信号:
排便习惯改变:比如便秘、腹泻或排便频率增加,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这位21岁女大学生就曾提到,自己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但并未引起重视。
便血:大便中出现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不要轻易以为是痔疮,这可能是肠癌的信号。有位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最近发现大便带血,一直以为是痔疮,看了这个视频,有点害怕了。”
腹部不适:持续性的腹痛、腹胀或感觉肠道未完全排空。一位肠癌患者回忆说:“一开始只是觉得肚子不舒服,以为是吃坏了东西,结果几个月后确诊已经是中晚期了。”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如果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突然下降,需要引起警惕。
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疲劳、气短等症状。
肠道梗阻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肠镜检查:预防肠癌的关键一步
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肠癌筛查手段。通过一根柔软的光纤管,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发现息肉或早期病变。
检查前准备:需要清空肠道,通常需要服用泻药,并在检查前一晚禁食。
检查过程:在镇静剂的作用下,大多数人不会感到不适。医生会通过肠镜采集组织样本(活检)或切除息肉。
术后注意事项:检查后可能会有轻微腹胀或排气,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发现持续出血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
最新研究:非侵入性筛查方法
最新研究显示,多靶点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有望成为肠镜检查的可行替代方案。华大基因与泰国玛希隆大学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检测方法针对SDC2、ADHFE1和PPP2R5C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具有91.5%的敏感性和90.3%的特异性。这意味着在肠镜检查资源不足或患者不愿接受侵入性检查的情况下,这种非侵入性技术可以作为有效的筛查工具。
如何降低肠癌风险?
定期筛查:45岁以上人群应每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则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肠癌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肠癌虽然可怕,但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治愈率可以大大提高。不要等到症状明显才去就医,定期筛查才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方法。王奕鸣教授提醒大家:“关注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及时就医,是战胜肠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