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全球最大智能码头的绿色蝶变
洋山港:全球最大智能码头的绿色蝶变
洋山港,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不仅在规模和自动化程度上创造了世界纪录,更在绿色港口建设和环保教育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自2005年投入运营以来,洋山港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环保措施和教育活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港口环保的典范。
绿色港口建设的“洋山样本”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是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仅需382名员工即可高效运作。通过无人设备和智能系统,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作业,显著提升了吞吐能力和运营效率。
在环保方面,洋山港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港区建设了4个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油污水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既能用于场地清洗,也可以供池塘景观使用。这片池塘不仅是洋山四期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上港集团践行绿色港口建设理念的缩影。
洋山港在能源结构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目前,洋山港已实现岸基供电全覆盖,有效减少了船舶靠港期间的排放。此外,洋山港还积极建设亚太船舶清洁能源加注中心。今年4月,洋山港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绿色甲醇和LNG“船-船”加注能力的港口,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绿色航运领域的领先地位。
洋山港的绿色转型成效显著。2022年,洋山四期获评国内首座集装箱码头“五星级绿色港口”。2023年,上海港减排17.3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种植了约950万棵树。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洋山港对环保理念的坚定践行和不断创新。
环保教育的新典范
作为世界级的港口,洋山港不仅在环保技术上领先,更在环保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洋山港定期举办环保教育活动,邀请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等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普及环保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洋山港的自动化码头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环保教材。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智能生产管控系统的高效运作,了解自动化如何减少人力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洋山港还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展示其在绿色能源、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激发人们参与环保的热情。
洋山港的环保教育活动不仅限于港区内部。通过与周边社区、学校的合作,洋山港将环保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例如,洋山港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绿色港口进校园”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港口环保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为培养未来的环保人才奠定了基础。
未来展望:打造零碳港口新标杆
洋山港的绿色港口建设并未止步。正在建设的小洋山北作业区将更加绿色环保。未来,洋山港将以小洋山北作业区为切入点,逐渐延展、辐射至南作业区,最终实现洋山全岛以科技引领的绿色、生态、零碳港口。
洋山港拟建设以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站,实现可动态匹配港口用能负荷,构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发挥储能的灵活调节作用,由大电网提供支撑备用,确保用电本质安全,配套建设智慧调度运行系统,达成“源-网-荷-储-控”系统的协同优化。
随着小洋山北作业区的建成,洋山港将承担长江黄金水道的江海联运、沿海支线、近洋航线集装箱的装卸与转运,将有效解决洋山港南侧港区的泊位紧张问题。此外,小洋山北作业区建设将立足“江海联运、南北联动、干支协同”,进一步提升洋山深水港区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节点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和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洋山港的绿色港口建设不仅是一个港口的自我革新,更是一次引领全球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洋山港正为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港口产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