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肛肠疾病高发,专家详解三大病症预防指南
秋季肛肠疾病高发,专家详解三大病症预防指南
秋季是肛肠疾病高发季节,烧烤、麻辣小龙虾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引发痔疮、肛瘘、肛裂等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小问题可能会拖成大麻烦。本文由多位普外科专家联合撰写,为你提供权威的预防指南和症状识别方法。
秋季高发三大肛肠疾病
- 痔疮
痔疮是发病率最高的肛肠类疾病之一,而秋季往往是痔疮高发的季节。烧烤、麻辣小龙虾等刺激性食物及酒精会刺激肛门部位使血管充血、扩张,引起内痔或血栓性外痔的发作。
另外,不慎食用变质的食物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泻,促使痔疮发作。轻度痔疮可通过改善饮食及生活习惯来调整,但如果痔疮严重,出现脱出、水肿、疼痛、便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 肛瘘
肛瘘是指在肛周组织间隙内已形成瘘管,内口直通肛管,所以肛瘘常常以肛周流脓、流血、流粪水表现为主,并伴有内裤上浓烈的恶臭味,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肛瘘是不能自愈的,必须尽早治疗,否则会反复发作,并形成复杂性肛瘘,给治疗带来困难。
实际上,肛瘘多是因为肛周脓肿久拖不治引起的。熬夜、劳累、抵抗力下降及肛周不洁是造成肛周脓肿的主要原因。肛周脓肿在早期多以肛周小包,俗称“疖子”为典型表现。一旦发现肛周有隆起的小包,需要及早医治,否则很可能转化为肛瘘。
- 肛裂
肛裂好发于女性及儿童。便秘是诱发肛裂的主要原因。粪便过粗、过硬,在排便过程中会使肛管裂开,从而形成肛裂。
肛裂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便血、便秘。对于肛裂患者来说,想要彻底治愈肛裂,首先要解决便秘问题。用41°左右的清水坐浴,可以改善肛管周围的局部血供,还可保持肛门周围清洁,促进肛裂愈合。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痔疮栓、痔疮膏,可以起到改善疼痛症状,去腐生肌的作用。
如何预防肛肠疾病
01 保持肛周卫生
要勤洗澡、勤换内裤,尽量选择透气的衣服,穿着纯棉透气的内裤。在排便后注意保持肛门的清洁和干燥。
02 改善饮食习惯
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等。
03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排便时间不要过长,不要久蹲或用力排便,建议不要携带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卫生间。
04 作息规律
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夜间活动,从而造成入睡晚、休息少,不知不觉中抵抗力下降,易遭受疾病的侵袭。平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中午可适当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
05 加强运动
避免长期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会,以改善肛周局部血液循环。每日可在早晚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挥拍类运动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专家介绍
柴华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个人简介:本科毕业于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师从原长海医院外科主任毕建威教授。擅长肛门直肠良恶性疾病(各度痔疮、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陈旧性肛裂、肛乳头肥大、肛管息肉、结直肠肿瘤、藏毛窦等)的诊治。曾在长海医院、龙华医院及曙光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擅长普外科微创治疗(如痔注射、痔套扎、PPH、TST、高位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等)。擅长运用VSD、皮瓣转移及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溃疡创面。
专科门诊时间:周一及周三上午
沈志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医学博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虹口区江湾医院普外科主任。在仁济医院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对普外科常见疾病以及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诊疗特长: 擅长胃肠道良恶性肿瘤及腹外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腹腔镜外科微创手术。近年来完成腹腔镜胃肠道良恶性肿瘤微创手术近200余例/年,腹外疝微创手术近150余例/年。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姜双
主任医师
教授、医学硕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虹口区江湾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乳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虹口区全科质控组成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第一届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诊疗特长:擅长普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对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乳腺肿瘤、胃肠肿瘤、腹壁疝等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对恶性肿瘤的术后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上午
方勇副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毕业于辽宁医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上海长海医院外科进修学习腹腔镜微创手术及胃肠癌手术,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娴熟的技术和经验。
诊疗特长:
擅长各类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胃肠肿瘤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腹壁疝专科门诊时间: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