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战乱童年与现代怀旧:白居易诗歌中的永恒味道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15: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战乱童年与现代怀旧:白居易诗歌中的永恒味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中的诗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却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这不仅是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更是白居易对儿时味道的独特诠释。

白居易的童年是在战乱和贫寒中度过的。他出生于公元772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战争频繁。白居易十一岁时便随父离家避居越中(今浙江一带),常常是“衣食不充,冻饿并至”。年纪稍长,又流转四方,“常索米丐衣”。正是这种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的生活经历,使得白居易广泛接触到民间疾苦,也塑造了他诗歌创作中关注民生、反映现实的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中,关于儿时味道的描写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美食,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描写中。《池上》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描写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实际上却蕴含着白居易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那个“不解藏踪迹”的小孩,正是白居易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写照。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能够拥有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是多么珍贵的记忆。

白居易的另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可以看作是对儿时味道的另一种诠释。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描写草原上的野草,实际上却蕴含着白居易对生命顽强和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正是源于他童年时期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给了白居易无限的希望和力量。

与现代人对儿时味道的怀念相比,白居易的描写显得更加深沉和富有哲理。现代人对儿时味道的怀念,更多体现在对童年零食、玩具等物质层面的回忆。而白居易的描写则超越了物质层面,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哲理。他的诗句中,既有对童真童趣的描写,也有对自然规律的思考,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种超越时代的共鸣,使得白居易的作品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打动人心。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怀旧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感需求。人们通过购买童年零食、玩具,甚至复刻过去的场景来寻找情感的慰藉。但这种怀旧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白居易的作品提醒我们,怀旧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回忆,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正如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才是怀旧情感中最宝贵的财富。

白居易笔下的儿时味道,不仅仅是对童年的回忆,更是对生命的感悟。在那个战乱频仍、家境贫寒的年代,白居易依然能够从自然中找到希望,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这种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白居易作品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