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海关严打犀牛角走私,保护濒危物种
南宁海关严打犀牛角走私,保护濒危物种
近日,南宁海关通报自2016年以来共查办濒危动植物走私案件83起,其中包括大量犀牛角走私案件。这一数据反映出南宁海关在打击犀牛角等濒危物种非法交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越南:犀牛角走私的重要源头
越南是全球犀牛角走私活动的重要源头和中转站。在老挝与越南接壤的万象市三江商贸城等市场,中国商人公然销售犀牛角制品,包括雕刻品、粉末等,甚至通过快递方式走私至中国。越南人是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他们将犀牛角从非洲走私入境后,再分销给老挝或中国的买家。老挝政府高层涉嫌从中抽取“进口税”,加剧了非法贸易的猖獗。
南宁海关的重拳出击
南宁海关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犀牛角走私。2024年,广西防城港市破获一起重大走私案,涉案人员从越南走私羚羊角1449根(价值约1.16亿元)和白犀牛角12块(价值约491万元),9名嫌疑人被依法起诉。凭祥海关也曾查获疑似犀牛角及犀牛皮制品,总重超过278公斤,涉案团伙通过边境走私牟取暴利。
跨境走私网络揭秘
越南与广西边境地区的走私路线错综复杂。走私分子利用边境线长、地形复杂的特点,通过各种隐蔽方式将犀牛角从越南运入中国。有的通过边境小道、河流甚至地下通道,有的则伪装成普通货物混入正常贸易渠道。跨国犯罪网络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形成了从非洲采购、越南中转、中国销售的完整链条。
法律执行与国际合作
尽管越南政府自2006年起禁止买卖犀牛角,并对违法者处以罚款和最高7年监禁,但法律执行力度不足,导致非法交易泛滥。中国方面,南宁海关加强了与越南等国的执法合作,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行动等方式,努力切断走私通道。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工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反走私行动。
呼吁公众参与保护
南宁海关表示,将继续保持对犀牛角走私的高压态势,同时呼吁公众提高保护意识,拒绝购买任何野生动物制品。只有当市场需求消失,犀牛角走私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保护濒危物种,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