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海洋大学团队破解绿海龟保护难题,为全球可持续渔业提供新思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4: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团队破解绿海龟保护难题,为全球可持续渔业提供新思路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万荣教授课题组在海龟兼捕减缓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研究首次从全球视角评估了不同减缓措施的效果,揭示了物种特异性和区域差异化的复杂层次结构,为保护濒危绿海龟种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一成果发表于渔业领域顶级期刊《Fish and Fisheries》。

01

什么是“兼捕”?

在渔业活动中,兼捕(bycatch)是指在捕捞目标物种时,不可避免地捕获到的非目标物种或不符合要求的目标物种。这种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环境敏感型物种,如绿海龟。

绿海龟是海洋中的濒危物种,其生存正受到兼捕问题的严重威胁。延绳钓渔业是导致海龟兼捕的主要原因之一。延绳钓渔船通过布设大规模的钓线捕获深海鱼类,但由于钓钩位置与海龟栖息深度的重叠,导致海龟被误捕。据统计,每年有大量绿海龟因兼捕而受伤或死亡,这对本已脆弱的海龟种群构成了巨大威胁。

02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万荣教授团队的研究首次从全球视角出发,通过汇总整合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基于稳健方差估计的标准元分析方法,对钓钩、饵料以及其他兼捕减少装置的有效性以及与渔业捕捞的兼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减缓措施之间物种特异性和区域差异化的微妙层次结构。例如,某些类型的钓钩和饵料在特定区域可能非常有效,但在其他区域效果却大打折扣。这种差异性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研究还针对当前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讨论关注的兼捕缓解措施替代方案,证实了与单一方法相比,不同类型钓钩和饵料联合使用产生的掩盖效应在减缓效果上的提升有限。这一发现为制定有效的特殊关注物种(SSI)养护管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03

全球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首先,它为保护濒危绿海龟种群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揭示不同减缓措施的效果和区域差异,研究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提供了参考。其次,研究推动了精细化的渔业管理实践。基于科学证据的管理措施能够更有效地平衡渔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保护措施的不断完善,我们有望看到绿海龟种群的逐步恢复。这不仅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万荣教授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