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多渠道认证养老保险,特殊群体享上门服务
宝鸡:多渠道认证养老保险,特殊群体享上门服务
宝鸡市和灵丘县近期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工作,通过严格的认证流程,确保养老保险金的准确发放,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灵丘县采取了上门认证服务,解决了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难题,真正做到了有力度更有温度。这项举措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水平,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群体的深切关怀。
宝鸡市:多渠道认证,贴心服务暖人心
宝鸡市养老保险经办处温馨提示广大退休人员,春节将至,请关注您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是否到期,并及时进行认证。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采用非自然年度认证的滚动周期,两次认证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可正常领取待遇(即完成一次认证后12个月内有效,有效期以最近一次认证时间往后计算)。
认证方式多样便捷:
- 本人认证:退休人员可通过“陕西社会保险”App进行实名注册和刷脸认证。
- 亲友协助:可通过亲友的手机下载注册“陕西社会保险”App,添加退休人员为亲友后进行认证。
- 境外居住的退休人员可通过“中国领事”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资格认证。
此外,宝鸡市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服务大厅及养老金代发银行网点也提供认证服务。对于高龄、行动不便或面容改变的退休人员,可联系退休单位、社区或经办机构进行手工认证或预约上门认证。
灵丘县:上门认证服务,温暖老人心
针对领待人员多、上年度认证时间相对集中等现象,宝鸡市陈仓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宝鸡市陈仓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已达到7.64万人。资格认证以12个月为一个认证周期,若不按时认证,养老金将自动停发。
为了实现“不漏一人、不少一分、不拖一天”的养老金发放承诺,待遇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五保户认证难问题,宝鸡市陈仓区居保中心先后前往陈仓区中心敬老院、陈仓区西山敬老院、陕西省荣复军人第一医院,面对面开展资格认证51人,集中居住的老人全部完成认证。在村(社区)居住的孤寡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各村(社区)经办人员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目前,全区已认证75560人,认证率为99.3%。针对领待人员多、上年度认证时间相对集中等现象,宝鸡市陈仓区居保中心及早安排,印发通知,细化认证流程,通过政府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形式,广泛宣传,提升城乡群众的知晓率。资格认证时,参保人员首选陕西社会保险APP自主认证,镇(街)、村(社区)经办人员协助无法自主认证的待遇人员予以认证。
服务全覆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大同市在全市各县区建立了1944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配置自助服务终端1817台,日常开机上线运行1805台,上线运行率99.34%。服务点围绕“找工作、学技术、办社保、社保卡应用”开通了40项高频次、低风险的就业社保服务事项,目前全市各服务站点已为群众办理就业社保业务73.4万件。
就业社保服务点的服务事项包括求职登记、职位推荐、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社会保障卡状态变更等。服务方式主要有三种:窗口服务、自助服务和上门办、代理办服务,特别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员提供便利。通过各类政策宣传活动,持续提升了群众对便民服务事项的知晓度和接受度。
宝鸡市和灵丘县的养老保险认证工作,不仅是一项常规的行政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关怀。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他们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及时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