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最差的3种吃法,营养跑光、毁身招癌,有人天天吃
鸡蛋最差的3种吃法,营养跑光、毁身招癌,有人天天吃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但有些吃法并不健康。比如下面这三种:
茶叶蛋
一方面,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会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变性,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另一方面,茶叶蛋煮制过程较长,会产生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亚硝胺,具有强致癌性,对人体不利。
溏心蛋
吃溏心蛋最大的风险就是容易感染沙门氏菌,感染者通常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畏寒、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发热达38℃及以上。对于成年人等抵抗力较强的人群,一般可在3-5天内自愈,但是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群体则可能导致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情况。
炸蛋
粗略算下来一个炸蛋大约含有30-50克油,已经超过了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油摄入量的2倍,过量摄入油脂除了会导致肥胖以外,还会增加三高、动脉硬化、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图片来源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而且油脂在高温环境下,还会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过氧化物以及反式脂肪酸,这些物质对人体可都没有好处。
中国人每周吃几个鸡蛋最合适?
答案是每周5-6个鸡蛋。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的一篇最新研究显示,每周摄入≥5个鸡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降低28%和32%,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搭配更健康的生活模式,那效果会更强。[1]
而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则显示,鸡蛋也不能吃太多。如果每周摄入>6个鸡蛋,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35%,尤其是在BMI≥21.2的人群中,风险增加得更为明显。[2]
因此国人每周最合适的鸡蛋数量是5-6个,研究人员也分析了这个量的鸡蛋为什么对人体最有好处?
适量摄入鸡蛋,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好”胆固醇(HDL-C)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而有害蛋白和“坏”胆固醇(LDL-C)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3]
可见鸡蛋不仅是个经济实惠的蛋白质来源,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呢。
健康吃蛋,两个误区要避免
土鸡蛋营养价值更好?
特指散养在农村,每天吃天然食物的母鸡所下的蛋,大家普遍认为土鸡蛋蛋黄颜色更深、口感更好,而且吃天然食物长大,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但其实土鸡蛋和普通鸡蛋在营养成分上并没有多大差异,都是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 | 白皮鸡蛋 | 红皮鸡蛋 | 土鸡蛋 |
---|---|---|---|
蛋白质(g) | 12.7 | 12.8 | 14.4 |
碳水化合物(g) | 1.5 | 1.3 | 5.6 |
胆固醇(mg) | 585 | 585 | 1338 |
维生素E(mg) | 1.23 | 2.29 | 1.36 |
钙(mg) | 48 | 44 | 76 |
数据来源于《中国食物成分表》
因此,只要是新鲜鸡蛋,营养价值都不低,可以放心食用。
蛋黄吃多了胆固醇高?
其实不然,鸡蛋不仅含有胆固醇,还富含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能帮助人体抑制对多余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健康人群完全不用刻意丢弃蛋黄,只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才需要控制蛋黄的摄入量。
因此,吃鸡蛋还是最推荐蒸煮炖,不用加油和调味料,简单熟制,最大限度保留鸡蛋的营养物质,满足人体每日所需,里面含有的卵磷脂也是调节胆固醇、增强记忆力、保证睡眠的好物质呢。
参考文献:
[1]https://doi.org/10.3390/nu15030507
[2]https://doi.org/10.1093/eurpub/ckaa250
[3]https://doi.org/10.7554/eLife.72909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