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国债24发行量创新高,折射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24国债24发行量创新高,折射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2024年记账式附息(二十四期)国债(简称“24国债24”)成功发行,发行量高达95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纷纷讨论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一政策导向为国债发行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央行通过多次降准降息、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等措施,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例如,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些政策举措有效提升了市场流动性,为国债发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投资者需求变化
在经济不确定、信用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安全资产的需求显著增加。国债作为无风险资产,自然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供需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20年4月以后,受疫情及防控政策影响,国内稳增长压力较大。为托底经济,保障民生,中央政府持续加杠杆。2020—2023年,我国财政赤字率目标平均为3.35%,大幅高于2019年的2.8%。中央财政赤字目标年均3.09万亿元,较2019年大幅增加1.26万亿元,加之两次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国债发行量明显增加。截至2023年末,国债余额较2020年4月末增加14.2万亿元至30.4万亿元,市场占比提升3.4个百分点至18.9%。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大专项债发行力度。2020—2023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大幅提升至3.71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地方债余额较2020年4月末增加18.8万亿元至42.1万亿元,市场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26.2%,其规模增长中有80%来源于专项债。
国债发行体系完善
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体系不断完善,为国债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美国国债发行体系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持续完善优化后,最终形成了当前通过统一电子化招标系统、采用单一价格招标、竞争性招标与非竞争性招标相结合的国债招标模式,有力保障了美国国债面向全球发行。法国国债体系则具有高信誉度、高流动性和高度国际化等特点。法国国债由两个品种构成:期限不超过1年的BTF和期限为250年的中长期OAT,其中,OAT又分为普通OAT、物价指数挂钩OAT、绿色OAT和物价指数挂钩绿色OAT等品种。BTF为贴现国库券,期限不超过1年,利率固定,是政府的现金管理工具,于每周一定期公开招标发行。OAT首选续发行方式发行以简化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品种。截至2023年末,市场上OAT仅有73只。绿色OAT于2017年首次发行,发行金额为70亿欧元,法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基准规模绿色国债的国家(法国中长期国债基准规模为40亿70亿欧元)。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国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债券市场供给结构将呈现“国债和信用债占比均上升,地方债占比下降”的趋势。在需求端,银行对债券偏好将受资本新规影响而出现“重实体、轻同业”的倾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加杠杆购债行为将趋于谨慎,但理财子公司和保险机构的债券需求仍然偏强;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的需求在短期内将边际改善,长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国债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国债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提升。同时,国债品种创新也将继续推进,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例如,绿色国债、通胀保值国债等创新型品种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总体来看,24国债24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投资者对国债的旺盛需求,也体现了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国债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