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场扩建进行时:东北首个双跑道机场将成国际航空枢纽
哈尔滨机场扩建进行时:东北首个双跑道机场将成国际航空枢纽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哈尔滨机场)正在经历一次重大扩建,预计到205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亿人次。此次扩建不仅将大幅提升机场的硬件设施,还将进一步巩固哈尔滨作为东北亚地区重要航空枢纽的地位。
扩建工程稳步推进
哈尔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根据黑龙江机场集团的消息,二期扩建工程将于2024年9月15日竣工,2025年1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哈尔滨机场将成为东北三省首个拥有双跑道的国际机场。
此次扩建工程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的目标设计。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在现有跑道东侧760米处新建一条长3600米、宽45米的东二跑道及相应的滑行道系统;新建90个机位的站坪、2万平方米的货运站,以及配套的助航灯光、消防救援、供电、供水等设施。
打造东北亚航空枢纽
哈尔滨机场的扩建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其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哈尔滨机场被列为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定位为面向俄罗斯远东及东北亚地区的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这一战略定位的确定,与哈尔滨机场的区位优势密切相关。作为东北亚几何中心,哈尔滨机场在连接亚洲、北美和欧洲的航空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哈尔滨机场已开通16条国际客货运航线,其中对俄远东客运航线数量达7条,居全国第一,初步形成对俄远东快线规模。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机场扩建带来的不仅是航空运输能力的提升,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不断强化“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建设,持续深度布局省内支线机场串飞,探索“干支通,全网联”发展路径。
今年,哈尔滨机场新开通哈尔滨—漠河—抚远、哈尔滨—黑河—漠河等11条省内支线机场串飞航线,架起了冰城哈尔滨、神州北极、华夏东极、中俄双子城、祖国林都等重点旅游城市直连直通的空中桥梁,将游客出行时间缩短到1~2小时以内。
区域竞争中的优势
在东北地区,哈尔滨机场的扩建规划尤为引人注目。与大连、沈阳等城市相比,哈尔滨机场的定位更加明确——面向俄罗斯远东及东北亚地区。这一战略定位,使得哈尔滨机场在区域竞争中具有独特优势。
以大连机场为例,尽管大连新机场规划到205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需求,但其主要优势在于对日韩航线。而哈尔滨机场则在对俄航线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向北开放战略高度契合。
展望未来
展望2050年,哈尔滨机场将达到1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更需要航线网络的持续优化和中转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前,哈尔滨机场共有航线282条、通航点127个,其中哈尔滨至北京、上海每天出港航班达20余班,至广州、深圳、郑州、海口、青岛、杭州出港航班均达到10班以上。随着机场设施的不断完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将成为连接亚洲、北美和欧洲的重要门户,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往来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