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与妊娠:医生教你如何安全度过孕期
结缔组织病与妊娠:医生教你如何安全度过孕期
近日,王女士(化名)来到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自述长期眼干、口干,关节疼痛等情况,经过相关辅助检查发现王女士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明显升高,结合其他各项检验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患者能不能怀孕?会不会遗传?可以正常哺乳吗?今天为大家介绍结缔组织病和妊娠之间的事。
什么是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是由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结缔组织产生病变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皮肤、骨骼、肌肉、肺、肾等多个系统或器官。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大部分疾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导致的免疫损伤。此病好发于亲属患有此类疾病者、免疫功能紊乱者以及生育期女性,可由感染、药物、过度劳累诱发。
临床表现
发热
发热是结缔组织病的症状,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抗生素无效,同时血沉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帝尔病等均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皮肤黏膜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会出现蝶形红斑、光过敏,干燥综合征可能会出现网状青斑,白塞病会出现口腔、外阴溃疡等。
雷诺现象
指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
疼痛
疼痛是结缔组织病的主要症状,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最为常见,然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疼痛也可见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病变。类风湿关节炎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肌炎/皮肌炎可出现对称性四肢近段肌肉疼痛、无力。
结缔组织病会影响生育吗?是否遗传?
结缔组织病,本身不会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故患者的生育能力一般不会受到影响,但由于治疗结缔组织病,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果患者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期间怀孕有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胎死宫内等。而且在结缔组织病病情活动时,如果怀孕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通常所说的遗传病是指完全或大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常为先天性的,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先天愚型等,可以通过检测异常染色体或致病基因等获得疾病的诊断。结缔组织病不是遗传病,只是得病的风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高。
结缔组织病患者什么时候可以怀孕?
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妊娠必须是有计划的。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如果有怀孕的需求,需要由专科医师对疾病活动度及重要脏器受累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正在服用的药物也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发病病情稳定,无重要脏器受累,且已停用可能致畸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雷公藤多苷、沙利度胺等)时,在征得专科医生的同意后,可考虑备孕。
怀孕后可以停药吗?
部分患者怀孕后,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特别紧张,生怕自己吃的药会影响到宝宝,偷偷减量,甚至直接停药。结果孕期病情复发加重,不仅自己生命有危险,宝宝也不安全,最后不得不引产。
如果疾病状况控制到可以怀孕,医生一般会建议在备孕期间就停用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换上安全的药物,如羟氯喹、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等,不含氟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因为这些糖皮质激素能被胎盘直接灭活,丧失生物活性,故低于15mg也是安全的。
哺乳期吃药可以喂奶吗?
使用小剂量泼尼松、羟氯喹、非甾体类抗炎药、环孢素、他克莫司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均可母乳喂养。
- 泼尼松龙和泼尼松在母乳中仅有极少量分泌(1%~2%,一般不会对乳儿造成明显影响),服用这些药物,尤其是小剂量维持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是相对安全的,如服用泼尼松剂量≥20mg/d或相当剂量者,应丢弃服药后4h内所产生的乳汁。
- 羟氯喹随乳汁分泌量少,哺乳期可以使用。
- 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首选布洛芬,当剂量不超过1600mg/d,乳汁中的分泌量低,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更安全,为哺乳期首选。
- 硫唑嘌呤,哺乳期尽量避免服用,但因其代谢产物6-巯基嘌呤在母乳中含量低,若不能停药,可酌情使用,建议丢弃服药后4h内所产生的乳汁。
- 长期服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的患者,可酌情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