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参与百种酶促反应,这些人群最易缺乏
维生素B6:参与百种酶促反应,这些人群最易缺乏
维生素B6,又名吡哆醇,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成员。它参与人体内100多种酶促反应,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从日常饮食到特殊人群的补充需求,本文将全面解析维生素B6的来源、功效及安全性。
维生素B6的来源
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家禽(如鸡、鸭、鹅)、鱼类、土豆、鹰嘴豆等淀粉类蔬菜、香蕉以及强化谷物都是维生素B6的良好来源。此外,市面上也有维生素B6的膳食补充剂,包括胶囊、片剂和口服液等形式。
图片来源:123RF
易缺乏人群及危害
以下人群较易缺乏维生素B6:
- 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肾透析和肾移植术后)
- 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
-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乳糜泻、克罗恩病等)
- 长期服用特定抗癫痫药物或有酒精依赖的人群
维生素B6缺乏可能导致以下症状:
- 贫血
- 皮肤问题(如痒疹、嘴唇鱼鳞样脱皮、口角炎、舌炎)
- 神经精神症状(如抑郁、意识模糊)
- 免疫力下降
- 婴儿可能出现易怒、听觉敏感或癫痫发作
健康效益
目前研究证实,维生素B6在以下方面具有改善作用:
- 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虽然维生素B6与B9、B12的组合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但对心血管疾病风险无显著影响。对于因维生素B6缺乏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补充维生素B6有效。
- 缓解孕吐:多项研究证实维生素B6可减轻孕期晨吐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经前期综合征:现有证据质量较低,维生素B6可能对缓解相关症状有一定帮助。
-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对特定亚型有效。
推荐摄入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4-49岁人群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4毫克,50岁以上人群则为1.6毫克。均衡饮食通常能满足健康人群的需求。
数据来源:参考资料[3],健康榨知机制图
安全性
- 过量摄入风险:天然食物来源的维生素B6通常安全。补充剂若摄入过量,可能导致共济失调、皮肤损伤、胃肠道不适、光敏性、麻木等症状。
- 药物相互作用:与某些药物(如环丝氨酸、茶碱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左旋多巴)合用时需谨慎,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
参考资料
[1] Vitamin B6 - Consumer (nih.gov). Retrieved May 17, 2024 from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B6-Consumer/
[2] Vitamin B-6 - Mayo Clinic. Retrieved May 17, 2024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rugs-supplements-vitamin-b6/art-20363468
[3]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5部分:水溶性维生素WS/T 578.5-2018. Retrieved May 17, 2024 from http://www.nhc.gov.cn/wjw/yingyang/201805/a61e775d223443ea822a2fb7d69476e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