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必打卡十大网红小吃:从云吞面到双皮奶,尽显岭南风味
广州必打卡十大网红小吃:从云吞面到双皮奶,尽显岭南风味
“食在广州”,这句流传百年的美誉,不仅彰显着广州作为美食之都的地位,更凝结着岭南饮食文化的精髓。从清晨的第一碗云吞面,到夜宵时分的炒牛河,广州的街头小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和历史味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广州十大网红小吃,感受那份独属于广州的味觉记忆。
云吞面:三讲三绝,尽显岭南风味
云吞面,这道看似简单的面食,却凝聚着广州人对美食的极致追求。相传,云吞面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由湖南传入广州。起初的云吞面制作较为粗糙,只有面皮、肉馅和白水汤,后来经过改良,以鸡蛋液和面,包以肉末、虾仁和韭黄制成的馅料,逐渐形成了现今广为人知的云吞面。
云吞面的特点在于其“三讲”:一讲面,地道的云吞面面条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韧度适中,口感爽脆;二讲云吞,云吞的馅料需有新鲜的虾肉、猪肉和韭黄,皮滑馅爽,咬下去弹牙有嚼劲;三讲汤,汤底要用大地鱼、猪骨或鸡骨与虾壳等海鲜长时间熬煮,味道清鲜香甜,绝不加味精。辨别云吞面真假还有一招,正宗的广式云吞面只放韭黄不放青菜。
叉烧包:百年传承,酥软香甜
叉烧包,这道广式点心中的经典之作,据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当时广州的一位小贩为了节省成本,尝试用便宜的叉烧肉代替猪肉制作包子,结果意外地受到了食客们的喜爱,从此叉烧包在广州流传开来。
叉烧包的特点在于其酥软的外皮和鲜美的叉烧馅。叉烧肉经过精心烹制,甜咸适中,肥瘦相间,入口即化。而包子皮则经过发酵,松软可口,与叉烧馅相得益彰。此外,广州的叉烧包还有多种变化,如流沙叉烧包,它在传统叉烧馅的基础上加入了蛋黄、肉松等配料,口感更加丰富。
及第粥:状元及第,味美情长
及第粥,这道承载着美好寓意的粥品,其诞生历史有多种说法。一说创制于明代,与广东才子伦文叙有关;另一说则认为起源于清朝,当时广州有位书生每日以猪肝片、猪瘦肉丸、猪肠粉等食材熬制的粥为食,最终考取状元,因此将此粥命名为“状元及第粥”。
及第粥的特点在于其绵滑的粥底和鲜香的猪杂配料。粥底由大米精心熬制而成,直至米粒全化,口感顺滑绵密。而猪杂则包括猪肝、猪瘦肉丸、猪粉肠等,这些食材的加入使得粥品在口感上更加丰富,营养也更加均衡。及第粥色白鲜明,糜水交融,味鲜香厚,吃后令人回味无穷。
虾饺:晶莹剔透,鲜美爽滑
虾饺,这道广式点心中的佼佼者,其诞生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广州市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相传当时伍村繁荣,河面常有渔艇叫卖鱼虾,酒楼老板为了招徕顾客,便用当地出产的鲜虾,加上猪肉、笋等作馅料制成虾饺。最初的虾饺皮厚不光亮,但因新奇且味道鲜美,很快赢得了食客的喜爱,后经点心师改良,将原料的面粉改成澄粉,使得虾饺更加晶莹剔透,吸引了更多客人。
虾饺的特点在于其半月形的外观、十二褶的精致造型,以及鲜美爽滑的馅料。优质的虾饺皮薄而柔软,半透明状,隐约可见内馅,虾肉鲜嫩多汁,口感极佳。此外,虾饺的馅料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其他材料,如鸡肉、鱼肉、韭菜等,使得虾饺的口味更加多样化。蒸熟的虾饺色泽洁白晶莹,形态美观,口感鲜美,是广东茶楼、酒家的传统美点。
双皮奶:百年甜品,细腻香滑
双皮奶,这道广东顺德的百年甜品,其诞生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据传是顺德当地一位农民在制作水牛奶时,无意间发现牛奶冷却后表面会结成一层奶皮,经过多次尝试和创新,最终制成了双皮奶,并流传至今。
双皮奶的特点在于其上下两层奶皮,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其口感细腻嫩滑,如丝如绸,入口即化,奶香浓郁,甜而不腻,吃后唇齿留香。
肠粉:米浆艺术,百变风味
肠粉,这道广州最知名的街头小吃之一,以其洁白细腻的米浆和多样化的馅料而闻名。用石磨磨制出来的米浆洁白细腻,再将米浆倒入粉板,摇晃均匀后送进蒸箱,短短几分钟就目睹了米浆变成肠粉皮的过程。肠粉皮柔软光洁,熟透后散发着浓郁米香,吃之前撒上酱油,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广式肠粉中的酱油是加了冰糖、鱼露等特制的酱油,闻起来咸香扑鼻。二者配合下,肠粉吃起来会有淡淡的鲜甜味席卷口腔,让人很是上头。
萝卜牛腩:街头美味,软烂入味
街头巷尾的小推车里隐藏着另一道广东小吃:萝卜牛腩,也叫做牛杂。主要是将牛的各种部分炖煮,再与白萝卜等素菜放到同个大锅中一起长时间熬制。
摊主们通常是下午出摊,点餐时可以按照全餐牛杂点一份,也可以单要一种食材。全餐一般包含的种类很多,火腿肠、油豆腐、萝卜条、面筋、牛肺、牛腩、牛软骨、牛肠、牛肚等等,价格也不贵,一份全餐一般在15元左右。
因为炖煮了很久,吃起来软烂入味,都吸满了汤汁,一咬就爆汁。吃够了原味再加一些辣椒,就又变成了另一种风味。
烧鹅:皮脆肉嫩,流汁香浓
在老广美食中,烧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烧腊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烧鹅。制作烧鹅要先将鹅的内脏掏净,再涂抹酱料,充气后放入烤炉慢烤。
广式烧鹅皮酥肉嫩,一口下去表皮要比鹅肉还香,油脂和脆皮一起在口腔爆开,又鲜又嫩。皮脆、肉嫩、流汁、肥而不腻,是一道广式烧鹅应该有的美味品质。而广东烧鹅派别也很多,电视剧《狂飙》中提到的“古井烧鹅”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深井烧鹅”、“荔枝柴烧鹅”、“三墩烧鹅”等广东不同地区的特色烧鹅。
白切鸡:原汁原味,皮爽肉滑
广东有句俗话“无鸡不成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鸡菜便是白切鸡。据传,白切鸡始于清代,因为食用时随吃随斩,也叫“白斩鸡”。它是一道粤系名菜,对于原材料要求很高,其中以湛江鸡和清远鸡为最佳。
一开始可能很多人吃不惯味道清淡的白切鸡,但最终都会被“打脸”,会被皮爽肉滑、原汁原味、清淡鲜美的白切鸡征服。制作白切鸡一般选用的是走地鸡,皮脆肉质紧实,烹饪到刚刚熟的程度,骨髓还带着些微红,肉熟骨不熟才是最美味的时刻。
炒牛河:锅气十足,Q弹爽口
统治广东街头的另一道小吃就是炒牛河,在每个饥肠辘辘的时候,只有它才能填满饥饿的肠胃和心灵,满足感是任何食物都无法比拟的。而炒牛河分为干炒和湿炒,各有各的特色和美味。
湿炒牛河可以吃到浸满汤汁的软滑粿条,配上鲜嫩的牛肉和灵魂芥兰,吃得人心满意足。干炒牛河更考验锅气,除了牛肉、河粉、豆芽之外,不会另放别的配料。炒出来的河粉Q弹爽口,油香十足却不腻口,牛肉鲜嫩又保留了纤维感,不愧是被当地人力推的小吃。
广州的街头小吃,每一道都凝聚着岭南饮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广州人的历史记忆。它们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广州这座城市的精神符号。当你漫步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不妨停下脚步,品尝这些地道美食,感受那份独属于广州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