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铁路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报销流程实现数字化
11月起铁路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报销流程实现数字化
自2024年11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全面推行数字化电子发票,标志着高铁电子客票时代的到来。旅客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即可轻松获取电子发票,不仅简化了报销流程,还提升了购票体验。此次升级是中国铁路便捷化举措的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推动铁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让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电子发票如何获取?
旅客在行程结束或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可以通过铁路12306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如实取得电子发票并进行查询、下载、打印。铁路运输企业根据旅客提供的购买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行程信息等如实开具电子发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铁路12306APP,在首页找到“电子发票”功能入口,或者在“精选应用”、“常用功能”、“火车票订单”、“本人车票”等位置找到电子发票入口。
点击“开具电子发票”,输入证件信息。首次使用需要进行身份核验。
在电子发票管理页面的“待开票”列表中,找到需要开具的费用记录。
填写发票抬头信息。系统支持预设最多5个发票抬头,方便用户快速选择。
提交确认后,即可生成电子发票。用户可以选择直接下载,或者发送到指定邮箱。
电子发票的优势
电子发票的推行将带来多重利好:
便捷出行:旅客无需再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或自助机上排队打印纸质报销凭证,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无纸化报销:单位可基于电子发票开展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业务,减少纸质发票管理的繁琐环节,提升工作效率。
税务便利: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电子发票作为扣税凭证,可通过税务数字账户进行查询、确认和抵扣,简化了税务处理流程。
成本节约:随着纸质车票使用量的减少,铁路运输企业的印制和维护成本也将大幅降低。
过渡期安排
为方便旅客和单位适应新系统,铁路客运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推行使用中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在过渡期内:
- 旅客仍可使用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报销。
- 单位也可凭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入账,按规定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 但需要注意,电子发票和纸质报销凭证不能重复开具。
注意事项
- 适用范围:目前仅境内车票可以开具电子发票,跨境列车暂不支持。
- 开具时间:旅客需在行程结束后或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的180天内开具电子发票。
- 信息准确性:开具时需确保购买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准确无误,否则可能影响报销和抵扣。
- 发票抬头管理:用户可预设最多5个发票抬头,便于快速选择和管理。
- 学生票:学生票同样可以开具电子发票。
- 改签和退票:改签产生的费用也可以开具电子发票,但已开具电子发票后将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
此次铁路客运电子发票的全面推广,是铁路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也为铁路运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铁路出行将更加智能、便捷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