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拉生命之树:从犹太秘教到《新世纪EVA》的神秘象征
卡巴拉生命之树:从犹太秘教到《新世纪EVA》的神秘象征
卡巴拉生命之树,这棵神秘的倒生树,曾在《新世纪EVA》的片头曲和碇元渡的办公室中出现。它不仅是犹太教神秘哲学的核心象征,还与埃及文化、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带你深入探索卡巴拉生命之树的奥秘,揭示其在宗教、神秘学和现代文化中的多重意义。
什么是卡巴拉生命之树?
卡巴拉生命之树,全称为卡巴拉生命树(Kabbalah Tree of Life),是犹太教神秘哲学“卡巴拉”(Kabbalah)的核心象征。卡巴拉一词源自希伯来语,意为“口传、传授”,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埃及文化。据传,卡巴拉的概念由摩西在《Torah》(犹太教律法)中完整表述。生命之树被视为神创造宇宙的蓝图,或称神体的构造图。它不仅是一个存在于纸上的图样,更是一个真正存在的三维空间宇宙,即我们所处的宇宙。
卡巴拉的思想原理来自圣经《创世记》《启示录》,以及公元3-6世纪出现的《创造之书》(Sefer Yetzirah)。研究卡巴拉思想据说能够洞察“宇宙神秘的因果关系”,十三世纪编纂的《光辉之书》(Sepher ha-Zohar)在卡巴拉思想的原型中占有重要位置。
生命之树的结构与象征
生命之树由十个圆(Sephira)和二十二条路径(Path)组成,每个圆代表一种神格属性,每条路径则象征着不同层次的宇宙真理。人类处于最下方的“王国”(Malkuth),通过二十二条路径,经过十个圆,进行冥想的旅程,直到最上方的“王冠”(Kether)。
十个圆分别代表:
- Kether(王冠):与大天使梅丹佐(Metatron)相关,是人类头顶与大宇宙的连接点,象征创造的源泉和生命力的源头。
- Chokmah(智慧):与大天使拉结尔(Ratziel)相关,别名为“至高之父”,象征男性原理和“动性”。
- Binah(理解):与大天使亚夫结(Zaphkiel)相关,别名为“至高之母”,与智慧相对应,赋予万物形体。
- Chesed(慈悲):与大天使萨德基尔(Zadkiel)相关,象征纯粹而神圣的宇宙法则——“爱”。
- Geburah(神之力):与大天使卡麦尔(Camael)相关,别名为“天使的外科医生”。
- Tiphareth(美):与大天使米迦勒(Michael)相关,位于生命之树的中心,是补充所有生物能源的中心。
- Netzach(胜利):与大天使亚纳尔(Hamiel)相关,含有“丰饶”之意,数字7来自圣经创世记中上帝的“创造七天”,蕴含坚定和勇气的意义。
- Hod(荣光):与大天使拉斐尔(Raphael)相关,有物质形态的“铸型”之意。
- Yesod(基盘):与大天使加百列(Gabriel)相关,象征“astral体”,即灵魂与肉体之间的灵气,卡巴拉用以表现“前存在物质”。
- Malkuth(王国):与大天使梅丹佐(Metatron)相关,意为“物质的王国”。
生命之树可以分为三个支柱、十个原质、四个世界和二十二条路径等基本结构。其中,三个支柱从右到左分别是慈悲之柱(Pillar of Mercy)、和谐之柱(Pillar of Mildness)和严厉之柱(Pillar of Severity)。
卡巴拉生命之树的四个世界
- Atziluth(神性界):原型为火,是亚当加达蒙(Adam Kadmon)所在之处,上位恶魔也属于这里。
- Beriah(创造界):原型为风,是灵与魂的领域。
- Yetzirah(形成界):原型为水,是人类灵魂的领域,从此开始有了男女的区别,被认为是元素的世界。
- Assiah(物质界):原型为地,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灵魂在此有了肉体。
卡巴拉生命之树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
在日本著名动画作品《新世纪EVA》(又译《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生命之树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其剧场版《真心为你》中,初号机和九台量产型EVA组成的生命之树排列改变了绝对领域(A·T·Field),导致人体从“物质”状态回复到“精神”状态的逆向反应。所有人的“原始汤”汇合成为“生命之海”,一切回归原始萌芽状态,新的创世记传说开始。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片头出现的图案,由十个圈和二十二条线组成,这是一开始就悬着的一个谜团,绘于宽广的司令室的天花板,在第三次浩劫仪式中十部EVA所组成的图形。“卡巴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的阿拉姆迦勒底语,意思是“口述传统”,可能是近似冥想、打坐之类方法寻求宇宙奥秘的修行法,据说是摩西在西奈山受十诫时由天神或大天使一并传授。此后以口传方式流传下来,直到第一、二世纪才见诸文字。
现在的卡巴拉生命树概念由中世纪犹太神秘主义者——犹太教教士“拉比”所创,他将过去古代的知识,以数字和字母的方式结合起来,作为解答宗教哲学问题上之依据。后来犹太教徒更进一步将事物起源区分经由22条路径环环相扣的10个数字,每个数字都对应一个希伯来文字母,具体的分类图表则用生命之树来表示。十三世纪因《光辉之书》(SEFHER HAZOHAR)而广为人知,这种说法到了十六世纪已经发展成类似基督教形式的哲学理论。全世界有许多宗教和流派信奉不同的生命树概念。亚森尼派甚至以生命之树(SEPHIROTH)为信仰核心,但是亚森尼的生命之树反倒比较接近印度玄学的领域。SEPHIROTH的真义是象征人类获得救赎的过程。线代表“存在的形式”(FORMS OF EXISTENCE),圆代表知觉的形式(FORMS OF CONSCIOUSNESS),前者是“智慧的次路径”,后者是“智慧的主路径”,整副图像由“力”(FORCE)沉淀到“型”(FORM),即救赎的过程。
对于卡巴拉生命树的看法,一般都认为生命树中的十个球面代表神的十个面,左边代表男性,右边代表女性,而中间则是二者和谐地带。对信徒而言那十个球面也代表人类所能够取得的能量中心,这是古代宗教发展出来关于“神”的观念。以石炭和火焰作比喻,人在黑暗中是无法分辨出黑炭的存在,但是一旦黑炭燃烧放出光芒,人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可是火焰只是黑炭所表达出来的性质中的一种,决不是代表黑炭的全部。古代思想家认为“神”也是这样的存在,于是设计了十种阶段的神的属性,称为“卡巴拉”,而连接这十种属性的流出经路的结构,就称为“卡巴拉生命树”。
本文原文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