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财报编制助力效益提升
企业财务管理:财报编制助力效益提升
2024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正式施行。此次修订重点加强了财会监督,并大幅提高了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报表编制不仅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更是合法合规经营的基础。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国家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鼓励依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
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对以下经济业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 资产的增减和使用
- 负债的增减
-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增减
-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增减
-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实际案例:企业如何通过财务报表提升管理效益
国家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国家电网构建了“数智财务国网方案”,其中多维精益管理是重要内容之一。该方案具备五大功能特征:
- 数据中台架构:解决了数据来源多元化、业务数据非结构化等问题。
- 数字驱动平台:完全依靠数字驱动,实现业财一体化。
- 大数据仓库:支持全公司各种业务的数据穿透分析。
- 管理运作平台:全面支撑企业愿景、管理理念等的实现。
- 全景分析:实现“月分析、周平衡、日调度”常态机制,实时监控经营指标。
美的集团的管理会计数字化实践
美的集团通过组织学习机制,响应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形成了管理会计数字化动态能力。转型后的美的财务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了“三支柱”体系,即数智财务共享中心(SSC)、财务BP(业务伙伴)、财务COE(财经专家)。
在资源配置能力方面,美的财务人员秉承基于价值创造的精益化管理模式,对于各业务部门的资源配置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美的财务负责管理会计的财务BP人数占全体财务人员的比例高达60%,远超行业水平。
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基石。掌握其编制原理与方法,不仅是财务专业人士的必备技能,也是企业决策者做出明智判断的关键。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编制时需注意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排列顺序。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编制时需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准确计算毛利润和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编制时需区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结语
财务报表编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财务报表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财务报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效益提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