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丘成桐《数理人文》:数学与哲学的碰撞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39: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丘成桐《数理人文》:数学与哲学的碰撞

2024年,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发布了其重磅科普读物《数理人文》第1辑——《几何:宇宙的诗篇》,该书致力于将数学与人文相结合,推动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丘成桐在书中不仅展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与美感,还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为现代教育理念带来了新的启示。

01

丘成桐的数学与哲学观

丘成桐认为,数学是一门求真与求美的学科,兼具诗歌与散文的内在气质。他强调数学的文采,认为数学的简洁之美在于寥寥数语就能道出不同现象的法则,这正是数学优雅美丽的地方。丘成桐将数学视为自然界中真实存在且永恒的美,认为数学本身是寻求自然界真相的一门学科,其底层内涵是丰富的哲学思想。

在丘成桐看来,文学和数学都是自然的艺术,前者是语言文字的起承转合,后者是符号公理的排列组合。好的数学如同好的文学一样,需要赋比兴并用,信达雅共存。他在数学中体会中国文学的诗意与韵味,在文学中带入数学思维的严谨和缜密。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使得丘成桐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温度完美结合。

02

《数理人文》:科学与人文的跨界对话

《数理人文》系列丛书由中信出版,第一辑围绕几何学展开,书中不仅汇集了丘成桐本人及多位国际顶尖学者的精辟论述,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书籍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数学,尤其是几何的视角来解析宇宙的奥秘,丘成桐强调,“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是一门求真与求美的学科”。在他看来,几何不仅具备科学的严谨性,还蕴藏着诗歌般的美感。

这部作品涵盖广泛的内容,包括大卫·芒福德对毕氏法则的探讨,以及丘成桐对极小曲面的深入分析,展现了从古至今数学的演变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丘成桐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引导年轻人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并在的思维框架中融入人文情怀,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在书籍的编写过程中,丘成桐与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等多家机构合作,邀请了包括薛其坤、王贻芳等知名教授作为特约顾问,共同孵化出这一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丘成桐表示,科普文章的写作不仅要准确呈现科学理论,更需透过生动的语言,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引人入胜。

03

数学概念的哲学意义

数学中的“可能性”和“位置”概念,不仅在数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哲学上展现出深远的意义。可能性通常用概率来表示,反映事件发生的几率,其值介于0到1之间: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必然发生,而中间的数值则表示不同程度的可能性。在哲学中,可能性探讨的是事物发展的潜在性和必然性,涉及对未来的预测和对现实的解释。

“位置”在数学中主要通过几何学研究,涉及空间中点、线、面及图形的关系。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横轴(x轴)和纵轴(y轴)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而立体几何则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在哲学中,位置的概念延伸到对存在与空间关系的思考,涉及对宇宙结构和人类存在的理解。

丘成桐在《数理人文》中,通过数学、物理与工程学的结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文艺术的深厚底蕴,旨在培养新一代兼具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的学生。这本书不仅展示了数学的深邃与美丽,也让我们看到数理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为教育理念带来了新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