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用“断舍离”清理朋友圈,三步改善心理健康
研究证实:用“断舍离”清理朋友圈,三步改善心理健康
在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却可能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成瘾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定期清理朋友圈,屏蔽负能量,删除不必要的联系,可以显著改善心理健康。
“断舍离”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由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其本质是透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断” 即断绝想要进家里的不需要的东西,在决定把某物带回家之前,务必考虑是否真的会用;“舍” 是舍弃家里不需要的东西;“离” 则是松开 “多就是好” 的念头。将“断舍离”理念应用到社交媒体管理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生活,减少焦虑,提升幸福感。
具体来说,朋友圈清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手动清理法:进入“发现”页面,点击“朋友圈”,找到并进入自己的个人主页。浏览动态,长按需要删除的内容,选择“多选”,勾选后点击右上角的“删除”。或者在朋友圈个人主页,点击右上角的“我的朋友圈”,向下滑动屏幕,在左上角找到日期筛选按钮,选择特定时间段,删除选定时间段内的所有动态。
第三方工具法:虽然有第三方工具声称可以批量清理朋友圈,但这些工具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或账号封禁,建议优先使用官方方法确保账户安全。
停用并清空功能:进入微信“我”的页面,点击“设置”>“通用”>“辅助功能”。找到“朋友圈”,点击“停用”,在弹窗中选择“清空”以删除所有动态。此操作会暂时关闭朋友圈功能,需重新启用才能恢复使用。
朋友圈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心灵的窗口。定期清理朋友圈,可以显著改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短视频成瘾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复杂关联,社交媒体干扰会影响大脑注意力分配,高错失恐惧症(FoMO)个体更易受干扰。这些发现揭示了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成瘾对个体心理和大脑健康的潜在风险。
因此,建议定期进行朋友圈“断舍离”,守护心理健康。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清理行动,更是对自我价值的一次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