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迁地保护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国家植物园守护生物多样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迁地保护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国家植物园守护生物多样性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5/content_6952953.htm
2.
https://www.gz.gov.cn/zt/lmgzssst/content/post_10038663.html
3.
http://www.news.cn/mrdx/2024-07/16/c_1310781780.htm
4.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9/content_6973022.htm
5.
https://www.iplant.cn/newsinfo/347
6.
http://www.forestry.gov.cn.cdn20.com/c/www/zhzs/584074.jhtml
7.
http://www.cvbg.cn/news/1278

国家植物园不仅是国内唯一的拥有千岁兰、巨魔芋和海椰子的世界三大温室旗舰物种的植物园,更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通过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等方式,国家植物园致力于保护和恢复珍稀濒危植物,成为国家植物战略资源储备中心。南北两园分别承担不同的科研和保护任务,共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01

迁地保护:珍稀植物的避风港

国家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物种从原生地迁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保护和繁育,以防止其灭绝。国家植物园通过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库和专类植物展览区,为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例,自2022年7月正式挂牌以来,已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号、2449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0种、珍稀濒危物种359种。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例如,毛柄木樨,这种广东省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消失近百年后被重新发现,并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性保护。

02

科学研究:守护绿色生命的钥匙

科学研究是国家植物园的另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持续的科研投入和创新,国家植物园在植物保护和生态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统计,华南国家植物园在2022年至2023年间发表了1000余篇SCI收录论文,其中高水平研究论文达109篇,科研实力已跻身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植物保护技术的进步,还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例如,由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闫俊华牵头完成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研究,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一研究对重新认知区域碳平衡乃至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了科研助力。

03

城园融合:让绿色走进生活

国家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和保护的基地,更是连接自然与城市的绿色纽带。以广州为例,华南国家植物园正积极探索“城园融合”的新模式,让植物保护和生态科普走出园门,融入市民生活。

广州市创新性地提出了“1+3+N”城园融合体系:“1”是指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是指推进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N”指的是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还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绿色福利。

04

未来展望:构建绿色生态网络

展望未来,国家植物园体系将继续发展壮大。根据规划,到2035年,我国将力争设立10个左右的国家植物园,使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0%以上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迁地保护,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国家植物园将成为守护地球绿色生命的坚强堡垒,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和谐的自然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