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南亚热带植物园落户广州,已保育2万种植物
全球最大南亚热带植物园落户广州,已保育2万种植物
华南国家植物园,这颗镶嵌在广州的绿色明珠,不仅是中国植物保护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岭南文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自2022年7月正式挂牌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卓越的科研实力,迅速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的璀璨明珠。
千年文化孕育绿色传奇
华南国家植物园所在的天河龙洞一带,自古就是一片世外桃源。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此定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唐代,这里已形成村落,千年来孕育出浓厚的爱花护绿文化。20世纪50年代,以陈焕镛、陈封怀等为代表的科学家,秉承“为国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开创了中国植物学研究的先河,奠定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基石。
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
作为全球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园内迁地保育活植物已达20167个分类群,成功突破2万个分类群引种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园迁地保护了华南地区80%的珍稀濒危植物,通过科研攻关,成功实现了3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这些成就,不仅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州这座“花城”增添了更多生态魅力。
科研创新的高地
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是植物保护的基地,更是科研创新的高地。近年来,该园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由其牵头开展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研究,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研发了多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技术,如荔枝保鲜和护色技术,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普教育的乐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充分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致力于将植物知识和生态保护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据统计,2022年以来,入园游客共计562万人次,举办科普活动693场、科普导览5414场,线上线下科普受众达2490万人次。通过各类科普活动和展示园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桥梁。
城市生态的新名片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广州创新构建的“1+3+N”城园融合体系,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建设多个迁地保护示范区和专类植物展示园,让科研成果和植物展示走出植物园大门,融入市民生活。到2027年,广州将建设10个以上的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的生态科普宣教点,全面构建从国家植物园到街头社区的植物园体系网,实现“大城名园”的美好愿景。
华南国家植物园,这颗绿色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贡献,为广州这座千年古城注入新的生态活力,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