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眼光与中国人文:中国经典再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成功举办
“世界眼光与中国人文:中国经典再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成功举办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以开放的国际视野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国经典文献?澳门大学近日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两岸三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这一重要议题。
2024年11月8日至9日,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成功举办了“世界眼光与中国人文——中国经典再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以开放的国际视野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国经典文献,推动中国古典文化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11月8日上午,开幕式在澳门大学崇文楼演讲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邓骏捷主持,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座教授张健、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蔡宗齐、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特聘教授钱志熙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经典,探索学术前沿”的期许和祝愿。
本次研讨会以“中国经典再诠释”为主题,既涵盖了对《诗经》、《尚书》、《论语》、《庄子》等中国经典文献的研究,又涉及对古典诗词、小说、戏剧等各体裁经典文学作品的探讨。与会专家学者,不仅聚焦中国经典文献本身,更注重以“世界眼光”回顾经典研究,关注海外学界的译介、接受情况,由此重归对中国经典的理解和阐释。诸场报告中,包括传统诗学与文学研究,尤其是对已有成果的集成与再审视;包括对近现代以来文学研究新门径与新范式、构建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反思与推进;包括对现今海外汉学的关注和回顾,海外汉学研究个案的分析;以及“数字人文”等跨学科学术方法的前沿探索,将大数据模型分析与古典文学作品创作、流传过程研究相结合。研讨会的报告成果,无不展现了研究中国经典时,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广阔视野与学术关怀,并进行了开拓中国经典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成果的有益尝试。
本次研讨会还特别设置了博士生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切磋成长的良好平台。澳门大学中文系硕、博士生分别报告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并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11月9日下午,研讨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王思豪主持,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胡可先、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春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周兴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潘铭基、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张月分别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次研讨会的支持,总结并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与会专家们指出,中国经典研究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对学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对学界已有成果的关注和吸收为基础,融合开放的国际视野,积极探索学术方法的前沿,以开放、多元、包容的学术态度,对中国经典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推动中国经典研究的不断深入。研讨会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