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补偿金税务筹划:3倍工资免税额如何用足
一次性补偿金税务筹划:3倍工资免税额如何用足
被辞退后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如何合理避税,是许多职场人关心的话题。根据最新政策,个人因解除劳动关系获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出部分按规定计算缴税。此外,实际缴纳的社保费用也可在计税时扣除。掌握这些技巧,不仅能有效减轻税收负担,还能让你在离职谈判中更加从容。
最新政策要点
根据《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以深圳市为例,自2024年6月1日起,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免税标准调整为523920元(含本数)。超过这个额度的部分,需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为:工作年限 × 月工资。其中,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补偿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且最长不超过十二年。
税务筹划方法
合理利用免税额度
由于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如果预计获得的经济补偿金接近或超过这个额度,可以通过协商调整补偿方案,使其尽量落在免税范围内。
例如,假设某员工在深圳工作,预计获得的经济补偿金为55万元。根据最新政策,其中523920元以内部分免税,超出的26080元需要缴税。如果能够通过协商,将补偿金调整至523920元,就可以完全免征个税。
利用社保费用扣除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应为应发工资,包括社保等扣款前的全额。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将实际缴纳的社保费用扣除,从而降低税负。
例如,假设某员工获得经济补偿金50万元,其中包含公司代缴的社保费用5万元。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这5万元,只对剩余的45万元计税。
合理安排发放时间
根据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也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税。通过合理安排发放时间,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计税方式。
例如,假设某员工在年底获得经济补偿金30万元,如果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可能适用较高的税率。但如果选择单独计税,可以适用较低的税率,从而降低税负。
案例分析
假设甲公司需要给公司的三位员工发放奖金,每人奖金为30万元,当地年平均工资为10万元。如果按照年终奖计税:30万除以12个月,折算成月工资为25000元,对应的个税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应纳税额:300000×20%-1410=58590元,需要缴纳58590元的个税。
筹划方案:在三位高管劳动合同到期之前,经过董事会研究决定与三位高管和一些准备裁掉的员工一起解除劳动合同,发放解除劳动关系的一次性补偿金每人30万元。其他人员适当发放。这样这三名高管就可以适用当地年平均工资3倍以内免税的规定。3倍的平均工资正好是30万,所以三名高管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三名高管需要留用,通过董事会决议,经过竞争上岗,淘汰其他员工,重新与三名高管签订劳动合同。这样就可以轻松规避掉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了。
注意事项
- 税务筹划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不能通过虚假手段骗取税收优惠
-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用等,确保整体税负最低
- 如果对具体计算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保障部门,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通过合理利用政策和筹划方法,可以在合法范围内最大化个人利益。但无论如何筹划,都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