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大张漩团队研发新型铁掺杂催化剂,电解水制氢迎来新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1: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大张漩团队研发新型铁掺杂催化剂,电解水制氢迎来新突破

浙江大学张漩研究员及其团队在酸性析氧反应(AOR)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通过引入廉价金属铁元素,成功增强了氧化物催化剂表面氧的亲电性,显著降低了AOR的动力学能垒。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酸性析氧反应的效率,还为新材料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有望推动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01

酸性析氧反应:电解水制氢的关键挑战

电解水制氢是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电解水过程中,阴极发生析氢反应(HER),阳极则发生析氧反应(OER)。与碱性介质相比,酸性介质下的析氧反应具有更高的理论效率,但其反应动力学较慢,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降低反应能垒。

目前,贵金属如钌(Ru)和铱(Ir)的氧化物是酸性OER中最常用的催化剂,但它们存在价格昂贵、资源稀缺的问题。因此,开发高效且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02

创新突破:铁元素改性提升催化性能

张漩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通过掺杂廉价金属铁(Fe)来调控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他们选择烧绿石型氧化钇钌(YR)作为基体,成功制备了掺杂铁的YFR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证实了铁元素已成功掺入催化剂晶格中。

在典型的三电极系统中,研究人员评估了YFR催化剂在酸性介质(0.5 M H2SO4)中的电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YFR的起始电位显著降低至1.48 V vs RHE,远低于未掺杂的YR(1.55 V vs RHE)。同时,YFR的Tafel斜率仅为56.2 mV dec-1,表明反应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

03

机理研究:电子结构调控提升反应活性

为了深入理解铁掺杂提升催化性能的机理,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先进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显示,铁的掺杂促进了水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解离,同时有利于关键中间体*OOH的生成。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铁掺杂导致催化剂的d带中心下移,促进了电荷的重新分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S)进一步证实了铁掺杂引起的电荷转移现象。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表明,掺杂后的催化剂表面产生了更多的不饱和氧物种,增强了氧的亲电性。

04

应用前景:推动能源技术革新

这一突破性研究为开发高效、低成本的酸性析氧反应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调控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可以显著提升其催化性能,降低反应能垒。这一发现不仅有望推动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还为其他涉及氧析出反应的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如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张漩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Cell Press出版社材料领域旗舰期刊《Matter》上,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