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实胜寺:见证清代兴衰的皇家寺院,满蒙藏文化交融的建筑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实胜寺:见证清代兴衰的皇家寺院,满蒙藏文化交融的建筑瑰宝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6288910_122006510
2.
https://www.sohu.com/a/791792678_121124794
3.
https://fo.ifeng.com/c/8buSWKM901m
4.
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851
5.
https://www.axjlzp.com/mobie/tourism/tourn/id/71.html
6.
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57056
7.
https://mooc1.chaoxing.com/mooc-ans/zt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770749&knowledgeId=127841138&_from_=&rtag=
8.
http://www.ln.chinanews.com.cn/news/2024/0119/340659.html

在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一座始建于1636年的藏传佛教寺院——实胜寺,静静地诉说着近四百年的沧桑与辉煌。作为清代首座皇家寺院,实胜寺不仅见证了清朝的兴衰,更是满蒙藏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01

皇家寺院的诞生

实胜寺的建立,源于一段传奇。1634年,蒙古喇嘛墨尔根用白骆驼载着玛哈噶拉佛金像来盛京(今沈阳)向皇太极进献。这尊金像是元世祖时期用千金铸成的,被视为蒙古各部最信奉的护法神。当白骆驼走到离沈阳城五里的地方时,突然卧地不起。皇太极认为这是佛祖显灵,于是决定在此地修建一座楼专门供奉玛哈噶拉佛金像。两年后,皇太极又在此地敕建寺院,命名为“莲花净土实胜寺”,寓意“佛法胜利”。

02

建筑布局与艺术特色

实胜寺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占地22558平方米,建筑面积2011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玛哈噶喇佛楼,东西两侧则有钟楼、鼓楼、配殿和碑亭。

山门为三楹砖木结构半拱硬山式建筑,覆以黄琉璃瓦,镶绿琉璃瓦剪边,尽显皇家气派。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和弥勒佛塑像,威严肃穆。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殿高十余米,建在青砖台基上,周围有24根鲜红明柱,殿顶铺黄琉璃瓦,飞脊为龙脊,中置升平景象,塑有4力士牵铁链,两边有鸱吻,垂脊有兽角梁置套兽风铎,彩绘柱梁。殿内雕梁画栋,两根顶梁的柱上绘有金龙盘柱,天棚为藏式风格的藻井天花板,绘有佛城图,并书有藏文。殿内正中供奉三世佛塑像,即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在燃灯佛的右边是莲花生佛,弥勒佛的左边是喇嘛教佛祖宗喀巴塑像。三世佛像前,有八大菩萨塑像站立左右。上悬梁有十八罗汉的塑像。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前的两座碑亭,内立四体文碑,记载建寺经过。东侧碑的正面碑文用满文书写,背面用汉文书写;西侧碑的正面碑文用满文书写,背面用藏文书写,故名回体文碑。这种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并用的形式,体现了清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03

文化交流的桥梁

实胜寺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寺内碑文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体现了清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腊八节施粥等传统活动,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俗的融合。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腊八节施粥等传统活动,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俗的融合。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腊八节施粥等传统活动,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俗的融合。

04

保护与传承

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实胜寺依然屹立不倒。1963年,实胜寺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寺内的主要建筑进行了修缮,1985年又修复了山门、大殿和佛楼,后2016年1月荟华楼为皇寺建造了一座金佛,供在正殿。如今的实胜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成为研究清代历史、建筑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实胜寺,这座见证了清朝兴衰的皇家寺院,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沈阳市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见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