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葩证明”到“数据跑腿”:村委会证明的改革之路
从“奇葩证明”到“数据跑腿”:村委会证明的改革之路
“村委会证明”这四个字,对于很多村民来说,可能既熟悉又头疼。小到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大到办理房产继承手续,村委会的公章似乎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看似平常的证明事项,却常常让村民感到困扰。
“奇葩证明”何时休?
“我明明就在村里住了一辈子,怎么还要我证明‘我住在这里’?”这样的抱怨,或许在不少村委会都曾听到过。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推行“减证便民”政策,但一些不合理、不必要的证明要求依然存在,给村民办事带来不便。
改革春风拂面来
值得庆幸的是,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比如,广州市推出的“非公证继承告知承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父母属于遗产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在实践中,由于被继承人父母死亡年代户籍制度未健全,相关人事档案、户籍摘抄等材料均不存在被继承人父母记录,或因历史悠久、丧葬风俗等客观原因,往往会出现无法获取被继承人父母的死亡证明的情况。
针对这一难题,广州创新性地推出了告知承诺制。对于因历史久远等客观原因申请人确实难以获取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的,可以由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提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其他材料,无须再提交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直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不动产继承登记。
这一举措,不仅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线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
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证明事项实现了线上办理。福州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日,福州公安官宣“足不出户即可线上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好消息让市人大代表施华明无比欣慰。“我去年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简化无犯罪证明流程的建议》,现在的做法比我当初设想的还要方便。”施华明说。
无犯罪记录证明用于就业、留学、出境等情况,以往要带上相关材料,去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或公安局办理。但现在,拥有福州市户籍或持有福州市居住证的人员登录“e福州”APP,找到相应模块即可申请办理。证明领取方式分为派出所窗口领取和邮政速递两种。若选择到派出所领取,凭本人身份证,前往全市任意派出所窗口均可。
改革在路上
尽管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证明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要求村民提供不合理证明的情况。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继续深化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同时,也需要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确保各项便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
我们期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村委会证明能够真正实现“瘦身”,让村民办事更加便捷,让“奇葩证明”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