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矶崎新成都展:12项目展现30年建筑实践
建筑大师矶崎新成都展:12项目展现30年建筑实践
建筑大师矶崎新在中国的30年作品展正在成都红印艺术中心展出,精选了他在近三十年间在中国完成的12个建筑和城市设计项目。展览通过建筑画、模型和影像资料,展现了矶崎新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空间语言的作品。
矶崎新:一个世界公民眼中的中国
展览时间:2024年7月14日 - 10月7日
展览地点: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西五路58号天府匠芯北区A座(下沉广场)
展览精选了建筑大师矶崎新于过去近三十年间,在中国的众多作品中,所做的十二个建筑和城市设计项目。每个作品都饱含深刻的历史意识、丰富的当下意义、积极的中外对话和有力的空间语言。
中国实践与全球视野
展览标题包含“中国”和“世界公民”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展览回顾矶崎新的中国实践,如何与中国的历史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产生各种关联。矶崎新一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持续关注中国现当代社会的转变。他于1994年开始在中国实践,彼时中国正开启疾驰的城市化进程。在之后的近三十年间,矶崎新针对每个项目,不管是位于古城的心脏地带,还是空旷的新城区,都努力尝试用创新的空间语言,回应中国的传统与当下的巨变,并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国家大剧院竞赛方案,空间的、时间的连续和转换,1998,矶崎新+胡倩工作室 提供
二是“世界公民”——展览探讨矶崎新如何以全球视野考察中国议题。在展览布置上,除了在中央主展厅集中展示九个建筑项目外,还特别将两端的序厅和副展厅打造成沉浸式体验空间。展览一方面想以特殊的空间氛围,呈现上海世博演艺中心和两个城市设计项目(郑东CBD副中心和珠海海市计划);同时,希望让这两组作品在展览的首尾,各自上演关于“废墟”、“群岛”的戏剧—— 一出是暗黑悲剧,另一出是明亮喜剧。
上海喜玛拉雅中心方案草图,2006,矶崎新+胡倩工作室 提供
湖南省博物院效果图,2013,矶崎新+胡倩工作室 提供
贯穿三个展厅和所有设计作品的,是一组矶崎新独居特色的建筑画,包括“还原”和“闇”两个丝网版画系列。这些绘画以至简语言,凸显每个建筑设计中的核心空间概念和形式构成。每幅画呈现一个纯粹自足的诗意片段,汇在一起则展示出矶崎新的建筑“废墟”或“群岛”的多元魅力。
空间策展图 ©朱涛建筑工作室
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矶崎新在中国的作品已经构成一组精彩绝伦的群岛。群岛间遥相呼应,共同彰显的是一个世界公民眼中的中国,一个多元、开放、珍爱传统、放眼未来,与世界积极互动的中国。矶崎新是一个超越国族界限的“世界公民建筑师”。他在中国实践中,时时将中国议题纳入全球语境中探讨,也将多种世界文化资源汇入中国项目中。在他的设计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始终保持积极对话,无数神奇的跨时空、跨文化的意象产生了。
其他城市重要展览推荐
北京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一百周年:S星球事务局-动画季
嘉德艺术中心
2024年7月6日 - 10月1日
展览覆盖“精灵旅社”系列、“比得兔”系列、《天降美食》等十余部经典电影IP,让观众在这个动画季中体验到诸多不同的乐趣台前幕后、电影趣事、游戏环节等诸多体验。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2024年7月10日 - 11月30日
展览从绘画、织绣、陶瓷、工艺杂项等各类藏品中,挖掘了上百件从古至今蕴含动物主题且有趣味的藏品。展览除了当然的主角齐白石和黄永玉,观众还可以看到虚谷、任伯年、王梦白、徐悲鸿、吴冠中等20位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名家,以及金宇澄、魏晓明、周春芽、赵半狄、徐累、丘挺、泰祥洲等15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郅敏个展:等待
凯旋画廊
2024年7月14日 - 8月31日
本次展览着重呈现艺术家以时间为主题的一系列新作。郅敏的等待既在空间中书写了“非线性叙事”,也在时间里显现为“历史的颜色”,郅敏的近作既让人联想起超越个体的“宇宙主义”,让作为雕塑媒介的石头、泥土与陶瓷等材料,上升到宇宙爆炸的时刻与热力学的燃烧定理,同时也在“大千世界”中深入到地层的内部,从太空叙事向下延伸至“深度时间”,或者说,转换成中国人眼中真正的自然。石井友人:伊卡洛斯和地灵
798艺术区陶瓷三街E02
2024年7月6日 - 8月31日
本次个展将网罗和展示石井在过去十年间的二十余件大小绘画创作,从艺术家长期关注的城市风貌、植物园、石瓦静物到人像主题等等。其中包括他于2011年创作的“Sub image”红蓝或黑白的二重形象系列和近年集中创作的正反双重像“Sub Anaglyph”系列。在途
HdM画廊
2024年7月13日 - 9月7日
本次展览以 “在途” 这个具有延续性的动词作为切入点,从艺术创作的文本性、技术性及主观性 (Textuality, Technique, and Subjectivity) 三个方面出发,聚焦于中西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语言和提喻表达。展览将呈现来自中国、法国、美国、韩国、格鲁吉亚等多个不同国家共11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侯子超:猎果
Gallery I & II|SPURS Gallery
2024年7月13日 - 8月25日
继2022年的个展“厄尔塔”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绘画创作的切入点后,“猎果”汇聚了果实、生肉、动物与自然风景等图像作为更具体的载体,构建出了侯子超的绘画实践中批判性的一隅。毛旭辉:线索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
2024年7月13日 - 8月17日
本次展览由戴卓群策划,以日常之物和身边之感为线索,展出毛旭辉最新创作的绘画作品二十余件。王迈:绘画山
蜂巢 北京
2024年7月13日 - 8月13日
王迈意在运用一种未明和未知的媒介,向观者深刻揭示一个微妙而深刻的悖论,即借由浑沌,才能清晰彰显这个当下时代的奥秘。
上海
跨级社区
油罐艺术中心Q馆
2024年7月20日 - 10月8日
展览将目光瞄准最能体现“共同体时代”特征的艺术家群体:具有鲜明的非单一文化背景且出生在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华裔艺术家。本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陈鋆尧策展。威廉·韦格曼个展:最佳模特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2024年7月27日 - 9月13日
作为2024年第四届“外滩艺术季”的重要部分,展览将呈现威廉·韦格曼一系列与其宠物犬合作的代表摄影作品,作为艺术家重要创作媒介的宝丽来20x24大画幅相机也将伴随本次展览首次与上海的观众见面。拆开彩虹
没顶画廊
2024年7月12日 - 8月31日
本次群展将带来钱倩、王欣、姚慕然、左牵羊共4位年轻艺术家的最新绘画创作。展览呈现了年轻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借用不同的媒介与艺术语言,提炼、捕捉、凝结出结果,并在对瞬间感知的重建中,唤起观者对该时刻的共鸣与反思。芝兰:都市园林一隅
The Pool by X Museum
2024年7月20日 - 10月27日
“芝兰”一词灵感来自于中式园林思想,寄托着古时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中式园林是一门基于空间的视觉艺术,也是中国传统空间艺术的集大成者。展览聚焦16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和互动艺术等二十余件作品,以当代艺术的观察手法回顾历史文化的演变;融合北宋郭熙提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园林内核,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基于视觉结构而延伸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活动空间。刘诗园:回文窃语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
2024年7月5日 - 10月7日
横跨摄影、影像、文本、空间装置和舞台剧等多个领域,刘诗园的艺术实践无不展示出对图像与叙事复杂关系的深刻探索和质疑。展览将通过三个系列的摄影作品以及两件影像作品,回顾艺术家十余年与摄影和影像相关的创作。
其他城市
相地堪舆:图像、田野与地理的诗学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4年7月13日 - 10月7日
展览考察了中国当下艺术实践与本土地理知识、全球生态话语,以及艺术家个体经验之间的联系。这一研究型展览呈现了22位艺术家利用摄影和影像作为主要创作媒介,重新构建与地理相关的视觉叙事。展览以“堪舆学”作为隐喻,展现出艺术家通过校察地理的方法,回应与华夏大地相关的美学、文化、生态与地缘等复杂议题。日常的递归:艺术与科技展览
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2024年7月6日 - 10月20日
本次展览围绕“语言与意义”、“生成与图像”、“人工与生态”、“身体与智能”四个主题,并尝试从“日常”视角应对艺术作品的“非日常”。展览呈现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的师生,以及艺术与科技领域近年来代表性的研究与创作。蒋晟:樂将至
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
2024年7月13日 - 10月13日
展览分为缘起、造像、符号、媒介四个章节,将展出十余尊雕塑、十余件器皿、平面浮雕等全新作品,并呈现蒋家班造像工艺研究的原始材料与文本档案。儿力力:柔软的角落
hiart space
2024年7月13日 - 8月28日
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的绘画新作30余件,以及多件立体作品。在儿力力的作品中,拥有着巨大而蓬松秀发的“白日梦小姐”穿梭于各类日常又私人的场景中,独自一人述说着不被看见的情绪。没有人能一直勇敢、快乐,当“白日梦小姐”陷入孤独与悲伤时,蓬松的头发、以及床铺、沙发等柔软温暖的物品便成为她躲避外界烦恼的柔软角落。拼写
以是空间
2024年7月13日 - 9月14日
在此次展览中,拼写特指的是荒井聪子(Arai Satoko)与梅根·马林(Meghan Marin)两位艺术家作品中一种关于生命记录的抽象联结,对于生命消去的记忆与内心时常的感念,二者在某个时刻相互重叠为永恒,记忆的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