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日清晖园:岭南四大名园的诗画意境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59: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日清晖园:岭南四大名园的诗画意境

冬日的顺德,阳光明媚而温和,正是探访清晖园这座岭南名园的最佳时节。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地标,清晖园不仅以精巧的园林布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更在冬日里展现出别具韵味的静谧之美。

01

历史渊源:岭南名园的百年沧桑

清晖园位于佛山顺德大良华盖里,原址为明末(明天启前后)状元黄士俊的宅邸祠堂,作为园林开始营建于清嘉庆年间,衰落于抗日战争前期,历经当地豪族碧鉴海龙氏5代人200多年的经营,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浓缩了时代的背影。

新中国成立后,清晖园经历1959年及90年代末两次重建,规模扩大,终有如今面貌。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今的清晖园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占地大约33亩(2.2万平方米)。而中部区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旧清晖园所在,北部和南部区域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忝建的,因而粤中清代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是仅就旧园区而言的。至于上面提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头,自然应该只是包含中部旧园区,刚建不久的何来历史文物保护一说。

在游览清晖园之前,有必要把清晖园的历史,演变弄清楚,前面说过整个清晖园2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浓缩了时代的背影。这历史已然成了清晖园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400多年前的清晖园所处,为顺德南郊,三面环山,是山水形胜之地。明天启元年前后(约1621年),状元黄士俊在此处建有黄家祠,天章阁和灵阿之阁以及花园等。

黄士俊(1570-1661年),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状元,也是乡试第一(解元),可惜不是会试第一(会元),否则就是三元及第了。黄士俊一生历经七朝,万历,天启,崇祯,弘光,隆武,邵武,永历。最后有降清的经历(虽后复叛),历史评价不是很高。王夫之说:“顺德黄阁老士俊,四十年状元宰相,粤东陷,荏苒投款。及李成栋反正,复徼入纶扉,思以盖愆。票拟为台省所持,不能安位,乃叹曰:‘学生亦无他不是处,但少一死字。诸君何相苦乃尔!’不知少此一字,更无是不是也。”计六奇也认为“他人不寿为不幸,而士俊又以多寿为不幸也。”

据统计,唐至清,岭南地区一共出现了9位状元,其中有5位来自佛山,再其中有3位在顺德。黄士俊是其中官位最为显赫的一个,历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等。最后谥文裕。

黄士俊之后,黄家衰落,庭院荒废。此处地块被清乾隆年间大良进士龙应时(1716-1800年,乾隆辛未(1751年)科进士)购得。龙应时为当地龙氏豪族,碧鉴海支系21世,家境殷实。

龙应时之后,此地一分为三,分给诸子。北边可能归龙廷栋或者龙廷模继承,其后其孙龙笙陔建有楚芗园(龙笙陔,字楚芗)。南边归四子龙廷梓,龙廷梓的儿子龙元僖,官至太常寺卿,此处后被称为龙太常花园。民国时(约1926年)龙太常花园被出售给养蚕的商人,挂有“广大”招牌,因此又称广大园。而中间位置归龙廷槐(1749-1827年),建有园林,此即为清晖园旧园。1959年重建时,将三园合一(当然除清晖旧园外,其他两园内的建筑,陈设基本都是新建的),统称清晖园。

之所以命名为清晖,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龙廷槐建园的目的是为奉养年迈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将春晖化用为清晖,颇不得解,为何不直接叫春晖园。

另一个更可靠的解释则是,来源于谢灵运的诗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水木清华,优美的环境令人愉悦。

龙廷槐之后,其子龙元任(1778-1835年),其孙龙景灿,曾孙龙令宪续建清晖园,五代人将近200年,直至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最后一任园主人龙令宪去世,其后日寇入侵,龙氏家族避居海外,清晖园人去楼空,草木凋零。2011年11月,龙氏后人代表向政府捐献了清晖园的地契,房契。

清晖旧园

龙应时买下黄家产业时,应该没有给院落改名,仍叫天章阁,龙自己的诗集就叫《天章阁诗抄》。附近还新建有日后称为东园的后花园。

在龙氏家族后人口中,清晖园多称南园(整体方位,处于顺德南郊),东园(西边是龙家正宅,由西边入园),故园。比较可喜的是清晖园位于西南边曾经的正门仍得以保留至今,门上有嘉庆年间江苏籍书法家李兆洛书写的“清晖园”三字。

作为第二代园主人,龙廷槐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历赞善,监察御史,入值上书房等。与和珅,王杰,纪晓岚等同朝为官,还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在文官中有一定的地位。嘉庆五年(1800年)丁忧回乡,为父守孝。归乡之初,应巡抚,总督之邀,出任广州越华书院讲习,大约两年。丁忧期满后,龙廷槐未再起复,从此一直生活在故乡,直至道光七年(1827年)去世。

龙廷槐于嘉庆十年(1805年)建小方园(清晖园前身),第二年,其子龙元任改扩建(可能只是参与了,主要还是龙廷槐主导的),称“清晖园”,后龙元任请江苏武进人,书法家李兆洛书写“清晖园”三字于正门上方。有资料说龙李二人是同年,不确。二人可能早已相识,李兆洛是嘉庆十年进士,龙元任则要到嘉庆二十二年才进士及第。

龙元任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赴京应试,但是屡试不中,于是一直留在京师,直至近10年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终于得中。在京为官10年后,道光七年(1827年)父亲龙廷槐去世,龙元任回乡丁忧,从此不曾离开故乡,于道光十七年(1837)去世,又是10年。所以龙元任的诗文中常有“十年”之语。

步入园内,目光所及,皆为一方形荷花池,约莫2-3亩(清晖旧园占地约5.1亩,荷花方池约占四分之一)。整个清晖园,荷花方池是焦点。据说龙家人还曾在此方池里种植水稻,那真是农家乐了。

此时已是九月,刚过了花期,开始凋零,没了莲叶何田田的感觉。

岭南园林水池多为规整的方形,北方及江南园林多曲岸,呈现自然状态,这可能与岭南园林大多面积狭小有关。

如今清晖园满池的荷叶似乎有点杂乱无章,致令有水等于无水之叹了。据说古代园林,为控制荷叶生长,不致满池滋生蔓延。一种方法是将莲池分为两个部分,种植藕的部分水池地基挖得更深一些,另一种办法是在池底放置水缸栽莲。如此控制莲藕生长,还是很妙的。

整个清晖园建筑,景点均围绕荷花方池分布,北低南高,西疏东密。前面提到在明清及以前,此地北西东三面环山,南边高地可以俯瞰远山,实为借景之举,远山近水,山水形胜。龙家住宅区在西边,从西边入园后,越往东,越清幽雅静,书斋庐轩等布置在东边,适合静养休憩。

龙元任《即景》

十亩方塘水,春来绿上衣。

观鱼凭竹槛,放鸭坐苔矶。

楼外山三面,山山不断青。

帆声落前浦,鸟语出疏棂。

岭南园林中多设有厅堂,作为会客,家族集会欢庆的重要场所,比如可园的可堂,余荫山房的深柳堂,梁园的群星草堂。清晖园似乎没有这样一处建筑,可能更侧重赏游功能。

荷花方池中心位置的澄漪亭是焦点中的焦点。移山水于园中,尽赏曲径荷风。龙家人在此避暑,垂钓,充满生活的趣味。赏荷塘月色,水木清华,如此算是给“清晖”点题了。

1965年,一代文豪郭沫若故地重游(1940年前后郭沫若曾经香港来过清晖园),赏游清晖园,欣然写诗:

02

园林艺术:岭南园林的典范之作

清晖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清晖园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建筑品种齐全,荟萃亭榭、堂、轩、馆、楼、阁、廊、舫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

20世纪90年代末,相关部门对清晖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扩复旧制,重现古园风采。布局上,清晖园追求不对称的自然之趣,具有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节奏韵律明暗、高低、大小的对比使园内形成繁多的观赏空间。装饰上多用岭南的花木水果作图案,以灰望、木刻、蚀刻玻璃等形式呈现,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

03

冬日清晖:静谧中的诗画意境

冬日的清晖园,少了夏日的喧嚣与繁茂,却多了几分静谧与深远。园内的古树在寒风中挺立,枝丫交错间透出岁月的沧桑。假山上的青苔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绿,与周围的灰瓦白墙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荷花方池在冬季虽然没有了夏日的荷叶田田,但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亭台楼阁,别有一番韵味。澄漪亭静静地矗立在池中央,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池中的锦鲤在水中悠闲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为静谧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

园中的花窗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精致,透过这些承载着百年历史的窗格,仿佛能与已逝去的历史对话,感受到浓浓的岭南风情。透过午后清澈的阳光,地面上折射出斑斑驳驳琉璃般的光影,令人陶醉!

清晖园的假山设计精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满眼的翠绿,潺潺流水,山石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流水飞瀑,水中的倒影,池中锦鲤肥硕却来回自如,游来游去!和周围的百年古树,亭台楼宇相得益彰,古色古香!

与所有园林建筑相一致,其中最灵动的就是园中无处不在的水景。有潺潺流水,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有哗哗向上飞溅的小型喷泉。让人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站在一旁,也能感受到满满的能量。碧水般的水面倒影著亭臺樓閣,池中的小金魚遊過,努力搖擺的尾巴蕩起的漣漪,倒影隨之搖擺,是治愈的画面!

整个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有特色的窗子。雕花镶金边的、画着水彩浮雕的、用多种颜色的几何图形拼接起来的,透过窗,你会发现更精致的景中景,画中画,如果有光、有风、有影,那更是一副更灵动的画面。

04

文化价值:诗画中的艺术瑰宝

清晖园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每一处景观都凝聚着岭南文化的精髓。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赞誉的那样,清晖园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画卷之中。

05

游览贴士:冬日里的清晖园之旅

  • 最佳游览时间:上午9点至11点,此时阳光柔和,园内游人较少,可以尽情欣赏园林的静谧之美。
  • 拍照建议:荷花方池、澄漪亭、花窗等都是绝佳的取景地,建议穿着传统服饰如旗袍或汉服,更能融入园林的古典氛围。
  • 门票信息:成人票14元,学生票7元,开放时间为9:00-17:30。
  • 交通指南:可选择地铁、公交或自驾前往,交通便利。

冬日的清晖园,以其独特的静谧与优雅,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作为顺德这座“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地标,清晖园不仅承载着岭南园林的艺术精髓,更在冬日里展现出别样的韵味与魅力。无论是漫步于古树参天的园径,还是驻足于荷花方池畔,都能感受到这座百年名园所蕴含的历史沧桑与文化魅力。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感受这份冬日的美好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