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暴频发,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7: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暴频发,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家庭暴力,这个看似私密却又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据统计,2017-2020年间发生的上千起涉及家暴的离婚案件中,仅有6%被认定为家暴,这背后折射出家暴案件证据收集难、认定难的现实困境。

法律规制:从“家务事”到“公共事务”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家暴不再是“家务事”,而是需要公权力介入的公共事务。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规定了预防和处置措施,为受害者提供了法律保护。2020年数据显示,在婚姻中女性遭受过配偶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为8.6%,较2010年下降了5.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的积极效果。

然而,法律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2017-2020年间,在涉及家暴的离婚案件中,71%的裁判文书中,法庭对原告提出的家庭暴力选择不回应,或定性为“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14%的案件以证据不足为由未认定为家暴。这说明,尽管法律已经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的束缚

“家丑不可外扬”“忍一忍就过去了”……这些传统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成为家暴受害者寻求帮助的障碍。据统计,仅有8.3%的家暴案件会选择诉诸法律,而高达22%的受害者选择隐忍不发,45.9%的家暴案件被当作“家事”,依靠亲友调解。

防治对策:构建多维度保护体系

完善立法与司法实践

  • 加强证据收集与认定:近日,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明确了8种可以作为家庭暴力事实认定的证据类型,为受害者提供了更多法律支持。
  • 提高司法人员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法官、警察等对家暴案件的敏感性和处理能力。

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 扩大庇护所等救助资源:为受害者提供安全的临时住所。
  • 加强心理辅导与经济援助:帮助受害者重建生活信心。
  • 发挥社区与社会组织作用:通过定期走访、心理疏导等方式,及早发现和干预家暴行为。

提升个人自救能力

  •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身权益,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及时寻求帮助:向亲友、社区、妇联等机构求助,必要时报警。
  • 保留证据:如伤情照片、医院诊断书、录音录像等,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呼吁与展望

家庭暴力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立法机关到司法部门,从社会组织到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承担起反家暴的责任。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公众意识,能够最终消除家庭暴力,让每个家庭都成为温暖的港湾,而不是暴力的温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