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山火暴露美国社会问题:预算削减、保险拒赔、民众“情绪稳定”
洛杉矶山火暴露美国社会问题:预算削减、保险拒赔、民众“情绪稳定”
2025年1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在美国洛杉矶爆发。这场由干燥风暴引发的火灾迅速蔓延,截至1月14日,已造成16000公顷土地过火,12000栋建筑被毁,15万人无家可归,确认死亡24人。这场灾难不仅是一场自然悲剧,更是美国政府治理能力、社会公平与民众心态的集中体现。
面对这场灾难,国家减灾中心特聘专家、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王和表示,这次山火凸显了“风险减量”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通过科学减少森林可燃物的积累,可以有效降低灾害发生的概率。王和强调,这种管理理念不仅能预防火灾,还能应对生态系统失衡,是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风险减量管理?
风险减量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方法减少风险源,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管理理念。具体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与传统的“灾后”补偿不同,风险减量管理更注重“灾前”预防预警和“灾中”快速响应,是一种主动的风险管理方式。
洛杉矶山火中的风险减量管理缺失
洛杉矶山火暴露了美国在风险减量管理方面的系统性缺失,包括认识和理念的缺失。王和指出,这场大火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三大冲击”,即三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火能烧得这么大;二是没有想到美国的应急能力这么差;三是没有想到民众的防灾意识这么弱。
从政策层面看,洛杉矶消防局表示,由于市政府削减2025年度消防预算近2000万美元,导致消防员、机械师、救援队等多个岗位人员被裁撤,约100台消防设备因缺乏维修而无法使用。整个加州仅有4700名消防员,其中包括900名服刑囚犯,真正专业的消防员仅3000多人,且个人防护装备严重短缺。
从技术层面看,美国长期采取“灭火优先”的政策,忽视了森林可燃物的科学管理。《Wildfire:A Century of Failed Forest Policy》一书指出,对火灾的长期压制,恰恰导致燃料大量堆积,使森林成为随时可能爆发的“火药箱”。
从意识层面看,美国民众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薄弱。正如王和所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逐渐淡薄,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风险,往往是惊慌失措,措手不及。
风险减量管理的国际经验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风险减量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为例,该公司通过“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在多个环节嵌入风险减量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保前阶段,人保财险深入推进巨灾风险研发,全面实施法人客户风勘。2023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对中、高风险行业和重点客户实施标准风勘和专业风勘服务10余万次,发现风险隐患35万余条,并向客户提出隐患整改建议。
在保中阶段,人保财险持续开展气象物联预警,常态化实施大灾应急演练。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已发出预警报告11万次,精准覆盖法人客户14万家、农险客户18万个,公司通过短信、微信等手段向个人客户发送灾害天气预警提醒650余万次。
在临灾阶段,人保财险强化风险隐患排查,面对面指导临灾处置方法。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组织风控人员实地走访高风险客户2800余家,面对面指导被保险人临灾处置方法。
在灾中阶段,人保财险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调度资源迅速施救。灾害来临时,该公司总、省、市、县四级联动,责任压实、各司其职,重点区域理赔人员取消轮班倒休,制定应急值班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在灾后阶段,人保财险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实施灾后风险复盘。该公司系统各级机构秉承“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明确理赔单证简化要求,加快查勘、定损和理赔速度。
结语
洛杉矶山火事件再次敲响了风险减量管理的警钟。正如王和所说,“‘增量’管理的结果是相对不确定的,而‘减量’管理的效果是肯定和确定的。”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事后补救,更需要重视事前预防。只有通过科学的风险减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