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维纳斯”:大同华严寺辽代菩萨塑像
“东方维纳斯”:大同华严寺辽代菩萨塑像
被史学家郑振铎先生赞誉为“东方维纳斯”的大同古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辽代合掌露齿菩萨塑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震撼人心,堪称全国独一无二的瑰宝。
历史渊源:契丹族的佛教艺术瑰宝
大同曾是大辽契丹的陪都——西京。为了更好地统治汉人,辽统治者大肆兴建庙宇,华严寺兼具皇室宗庙的性质。值得一提的是,华严寺与国内大部分庙宇朝向不同,它是坐西向东的。这是因为契丹族崇拜太阳,每月农历初一、十五都要面向东方“拜日”。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寺名取自“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现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华严寺与北京故宫、大同云冈石窟等一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珍品:辽代彩塑的巅峰之作
薄伽教藏殿佛坛上布列辽代泥塑29尊,明代泥塑2尊。以中央的三世佛为中心,菩萨、大德、护法济济一堂,聆听佛祖教诲。这些塑像神态各异、衣着华丽,是我国古代彩塑中的珍品。我国邮电部为此于1982年11月19日发行《辽代彩塑》特种邮票,发行量299万枚,影写版,设计刘硕仁,北京邮票厂印制。全套四枚,图案分别描绘了辽代彩塑的头像、胸像、供养童子像、半身像;小型张图案为一尊菩萨头像和华严寺的简介。
其中第四枚就是合掌露齿菩萨,用了半身像,面值最高为70分。
东方维纳斯:合掌露齿菩萨的艺术魅力
佛坛上布列的辽代泥塑中,尤以合掌露齿胁侍菩萨最为传神!整个塑像向右脚微微倾斜,身躯微扭,头也略带倾斜,面形丰满,体态秀美,双掌合十、露齿微笑,仪态端庄,宝冠直立,跣足立于莲台之上,体现着鲜明的辽代契丹族特色,堪称我国辽代彩塑的“神品”,史学家被郑振铎先生赞誉为“东方维纳斯”!
艺术特色:唐风契韵的完美融合
印象中的契丹建立的辽朝是游牧民族,粗狂豪迈,没想到辽代统治者开放包容,它的彩塑塑造手法继承了我们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精细中增添了华丽的风韵。佛像既有唐、五代塑像那种丰颜腴身的形态,又结合了契丹民族剽悍豪放的性格,向世人展现出辽代柔和俊美又不失雄伟刚劲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