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380万人大数据分析:不同风险人群最佳LDL-C水平有差异
阜外医院380万人大数据分析:不同风险人群最佳LDL-C水平有差异
202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对近380万人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不同风险分层人群的最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这一发现不仅为心血管疾病(C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也进一步优化了血脂管理策略。
研究发现:不同人群的最佳LDL-C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同的人群,最佳LDL-C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 低风险人群:最佳LDL-C水平为3.05mmol/L
- 一级预防人群(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但尚未发病的人群):最佳LDL-C水平为2.75mmol/L
- 二级预防人群(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最佳LDL-C水平为1.45mmol/L
这一发现与2024年发布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中的推荐值高度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差异化脂质管理策略的科学性。
为什么需要差异化管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近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升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因此,精准管理LDL-C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不同人群的最佳LDL-C水平存在差异,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同: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需要更严格的血脂控制,以防止病情进展;而低风险人群则需要平衡血脂控制与生活质量。
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都会影响个体对LDL-C水平的反应。
治疗成本与效益:过于严格的血脂控制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医疗成本和副作用风险,因此需要根据个体风险进行合理选择。
实践意义:如何应用这一发现?
这项研究对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个性化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风险分层,制定更精准的降脂治疗方案。
优化药物使用:通过明确不同人群的最佳LDL-C水平,可以更合理地使用他汀类药物等降脂药物,避免过度用药。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低风险人群,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手段,维持适宜的LDL-C水平。
健康管理策略:公共卫生部门可以基于这一发现,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政策。
健康建议:如何控制LDL-C水平?
根据2024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的建议,以下是一些控制LDL-C水平的有效方法: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适量选择鱼类、牛油果和坚果。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脂药。
阜外医院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通过精准管理LDL-C水平,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