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可绑境外银联卡,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额度提至300万
外籍人员可绑境外银联卡,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额度提至300万
微信跨境理财通业务再迎重大利好!近日,中国银联全资子公司银联国际宣布,境外发行的银联卡已全面支持绑定支付宝。同时,在中国工商银行的支持下,微信支付也已开通支持该服务。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外籍来华人员只需下载支付宝App或微信App,绑定境外本地发行的银联卡,就可以和境内用户一样享受扫码支付带来的便捷体验。
这一创新支付模式不仅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支付便利,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推广期内持卡人在境内支付全程零手续费。同时,“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线上线下全场景均覆盖,主扫、被扫、In-App支付均开通支持。绑卡流程也非常简单,只需输入卡号、有效期等银行卡信息,通过发卡行校验后即可快速完成银联卡的绑定。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已于2月26日正式施行,在投资者准入条件、参与机构范围、合格投资产品范围、投资者个人额度等方面均有所优化调整。
作为大湾区重要金融机构,建设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变化,推出跨境理财通2.0升级版。据悉,建行已完成系统功能升级,支持客户投资额度调整,将个人投资者额度从10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300万元人民币。同时,新增“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的准入条件,让更多大湾区居民能够参与试点。
在产品种类方面,建行也进行了大幅扩容。不仅将内地销售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产品纳入“北向通”合资格产品范围,还将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等级从“R1至R3”扩大为“R1至R4”(不含商品期货基金)。此外,建行港澳机构将在符合当地监管规定的基础上推出更加丰富的理财产品,包括策略收益基金(公募基金),以及各种期限和收益率可观的人民币定期、美元定期和港币定期存款等产品。
从市场反应来看,跨境理财通业务深受大湾区投资者欢迎。截至2024年11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已达12.63万人,其中港澳投资者5.25万人,内地投资者7.38万人。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透露,2023年该行客户的跨境理财通“南向通”汇款金额较2022年更是增长了5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正处于有利区间。根据最新数据,当前港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为0.9419,且未来一个月内预测将在0.927-0.962之间波动。从全年走势来看,2025年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为有意进行港币兑换和投资的个人提供了良好时机。
随着大湾区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一小时生活圈”逐步成形,粤港澳三地居民往来日益频繁。为满足这一需求,多家银行积极推出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龙通湾区”个人跨境金融服务品牌,并在深圳设立18个“大湾区跨境金融服务示范中心”。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则推出包含“投、汇、兑”的三大跨境金融产品体系。针对大湾区居民跨境消费需求,建行还推出境内外一卡通用的“大湾区主题信用卡”。
跨境理财通业务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GDP总量超过14万亿元,其中A股上市公司有800多家,民营企业超过600家,为高净值客户群体的财富积累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纷纷加码跨境金融业务,将其作为零售金融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例如,平安银行新设跨境金融部(离岸业务部),浦发银行则在国际业务部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成立跨境金融部。
对于有意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的投资者来说,专家建议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汇率波动和市场变化,做好风险管理。在具体操作上,投资者可以通过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或前往指定网点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需要提醒的是,跨境投资涉及不同市场和监管环境,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则,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机构的咨询意见。此外,虽然跨境理财通业务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仍需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