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发布殡葬惠民新政:6月起户籍居民基本服务全免
忻州市发布殡葬惠民新政:6月起户籍居民基本服务全免
忻州市近期发布的殡葬惠民政策,旨在减轻市民的丧葬负担,推动殡葬服务的均等化。政策规定,从2024年6月1日起,对全市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施减免,特别针对忻州市户籍居民、在校大学生、现役军人以及特殊贡献群体提供了多项优惠措施。此外,政策还包括了详细的减免项目和办理流程,确保市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到这项福利。这一政策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也促进了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
政策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殡葬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殡葬费用也成为不少家庭的重要支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殡葬改革的决策部署,忻州市政府出台殡葬惠民政策,旨在通过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推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倡导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
主要内容与亮点
减免对象
- 忻州市户籍居民,包括在境外死亡的忻州市户籍城乡居民
- 在忻州市大中专院校学习的非忻州市户籍学生
- 驻忻军(警)部队现役军人
- 经公安部门认定的无名尸体
- 民政部门认定的流浪乞讨、弃婴等其他人员
减免项目
基本殡葬服务费
- 遗体接运费(使用忻州市殡仪馆普通型专用殡仪车辖区内进行遗体接运,含抬尸费、消毒费和普通卫生包)
- 遗体存放费(使用殡仪馆普通冷藏柜存放遗体3天以内含3天)
- 遗体火化费(非自捡炉)
- 骨灰寄存费(骨灰在殡仪馆普通型寄存室寄存1年以内及1年)
- 骨灰盒1个(200元以内及200元标准的)
特殊群体延伸服务费
- 对驻忻部队和武警部队牺牲的现役官兵,英模、牺牲的民警,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免除告别厅使用费
减免标准按照忻州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最低收费标准执行,超出减免项目标准的费用或选用其他非基本服务项目,费用自理。
资金保障
减免殡葬基本服务和特殊贡献群体部分殡葬延伸服务费用所需经费由忻州市财政负担,忻州市民政局根据殡仪馆上报的享受惠民殡葬减免人数、减免项目和标准等情况,向忻州市财政部门提出年度资金需求计划,列入年度部门预算,按照实际发生费用,按月与区财政对接统一结算,结算后民政局下拨至殡仪馆。惠民减免和报销资金要单独列账,列出项目费用明细,以备核查。财政拨付的惠民殡葬资金可用于殡仪馆运营经费等支出。
办理流程与注意事项
办理程序
忻州市户籍人员在忻州市殡仪馆火化的,丧事经办人可直接在经办殡仪馆办理减免手续,办理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 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减免申请表
- 逝者生前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 经办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原件
殡仪馆负责对经办人提供的上述材料进行核实(除减免申请表外,其余复印留存),在结算费用时直接减免。
忻州市户籍人员在异地火化的(含在忻州市行政区域内殡仪馆跨县域火化的),丧事办结后1个月内(以殡仪馆费用发票开具时间为准),经办人可以到逝者户籍所在地忻州市殡仪馆办理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报销手续(有特殊情况未能在1个月内办理的,出具情况说明,视具体情况办理),办理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 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报销申请表
- 逝者生前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 经办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原件
- 经办人银行卡复印件
- 逝者火化证
- 殡仪馆出具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发票
忻州市殡仪馆(忻州市民政局)负责对丧事经办人提供的上述材料进行核实(除报销申请表外,其余复印留存),按本通知规定的减免项目及标准予以报销。未发生的免除服务项目费用,不折现、不折抵。在火化当地享受了减免费用政策的,已享受减免的项目不再予以报销。
非忻州市户籍或无身份证明在忻州市死亡火化的人员需提供下列材料:
- 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减免申请表
- 逝者生前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 经办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 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原件
- 逝者为在忻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的,需提供学校出具的证明和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 逝者为驻忻部队现役军人、武警,需提供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和《军官证》、《士兵证》原件及复印件
- 逝者为无法查明身份且在救助管理机构死亡的,需提供救助管理机构出具的证明
- 逝者为社会福利机构收留的弃婴,需提供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证明
政策效果与社会影响
忻州市殡葬惠民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减轻了群众的丧葬负担,也推动了殡葬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据统计,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已有数万名群众享受到殡葬服务费用减免,累计减免金额达数百万元。这一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也推动了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的形成。
未来展望
忻州市殡葬惠民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体现。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忻州市将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流程,提升殡葬服务质量,让殡葬服务更加便捷、透明。同时,也将继续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倡导文明、节俭、环保的殡葬方式,让殡葬服务真正成为传递温情、慰藉人心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