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号玩家》:虚拟与现实的交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号玩家》:虚拟与现实的交接

《头号玩家》是斯皮尔伯格科幻电影中一个新的文本,它反映了好莱坞科幻电影一以贯之的显著特征,也体现了斯皮尔伯格独特的技术观和艺术观。这部电影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一个乌托邦世界,探讨了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引发了观众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在《头号玩家》中,高端科技一直作为一种自然性存在,架构起电影中自由唯美的乌托邦与翳淡堕落的现实世界,正义与罪恶,垄断寡头与弱小个体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斯皮尔伯格通过《头号玩家》尝试探讨当人类命运已经和科学技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人类,看待技术,如何理解当下,走向未来。

斯皮尔伯格作为新好莱坞的引领者,其影片风靡世界,影响深远,他既获得了商业上的胜利,是“新好莱坞电影导演中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人物,被誉为电影界的“可口可乐商标”,也获得了艺术上的美誉,成为““美国商业电影和科幻电影的旗帜和舵手’”。

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有着强烈的独特的风格,无论是 GC 技术,还是 VR 技术等高新数字技术的应用,都体现了他独特的技术美学.他影片中的人本思想和人文主义的技术观为他的科幻作品注入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斯皮尔伯格与“绿洲”

斯皮尔伯格的科幻逻辑基于科学发展现状对未来展开想象,它借助技术想象建构了一个华光四射的人类“乌托邦”景象。

《头号玩家》的“乌托邦”想象使得我们不断思考,技术发展在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如何帮助人突破时空和社会环境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平等,促使人类走向理想的未来世界。

他是一名导演,也是一名艺术家和思想者,其作品做到了兼顾商业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他对科幻题材的深刻挖掘,无论是对于外太空还是未来世界的描绘,他的“预言”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或者正在成为现实。

“绿洲”是电影中由哈利迪设计的一款社交网络游戏,是一个虚拟的游戏王国,现实世界的人只要通过穿戴 VR 设备,就可以进入到一个多姿多彩,缤纷梦幻的乌托邦,绿洲的建立,是哈利迪通过 VR 技术来实现自己对于未来理想世界的设想。

不同的人对于这个乌托邦有着不同的想象和期待,有的人想搜取财富,有的人想获得权力,有的人要寻找自由,“绿洲”虽然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却是对现实世界价值观的投射,“绿洲”实现了乌托邦从刻板的文字到鲜活影像的转变。

VR 技术不仅满足着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也在建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虽然《头号玩家》的是在预言 2045 年的未来世界,但影片叙述环境的设置也是建立在普罗大众的对于当下技术的发展情况的认知上的,要符合科学技术的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一旦科幻电影的“科幻”情境不能让观众信服,那么对于电影本身来说也是不成功的。

可以说,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的发展历史一定是伴随着技术本身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人们对于世界和未来的想象,美国电影研究者迈克尔·艾伦认为,从上世纪中期的技术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把观众从现实中脱离出来,进入到一个“逼真可信的人造世界。”

VR 虚拟现实技术对虚拟空间的建构,使得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文化都发生了改变,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重构。

我国对于“虚拟现实”的翻译,来源于英文单词 Virtual Reality,简称 VR,对此,著名的英文网络百科网站是这样解释的:“它有时指的是沉浸式的多媒体,是一种电脑模拟环境,可以在真实或想象的世界中模拟物理性的存在,它可以创建感官体验,包括虚拟的味觉、视觉、嗅觉、声音、触觉等。”这概念解释清晰的描述了当下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有一定运作规律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非现实的:在这个环境内,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与环境或环境中的其他人进行沟通:人进入这种虚拟环境后有一种沉浸感。

“身临其境”这个成语可以很好地描述虚拟现实带给人的感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虚拟现实装置不断演进升级,虚拟现实技术在初创阶段,所戴的设备都比较笨重,人无法移动。它只能在视觉上呈现一个立体的空间,还不能兼顾触觉、味觉等 其他感官。

为了更好地实现沉浸感,设计者将眼部地佩戴设备设计为全封闭的形式,将人视野内除虚拟空间以外的现实环境全部遮蔽,以期更好地实现这种沉浸感,在经过设备改良和技术升级之后,将原来只能固定在特定位置上的人从空间上解放了出来。

除了提供视觉和听觉的设备外,跑步装置、虚拟手套装置,兼顾了人的触觉,人的四肢可以通过这些装置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互动,极大地丰富虚拟体验,人在真实环境中地走路、跑步、跳跃,也会反应到虚拟世界中,并且动作的频率和幅度在虚拟世界也会体现出来。

手指的触摸,点击的动作,都能反馈到虚拟世界中,真实世界中,这些动作的作用对象是实体,虚拟世界中,作用对象就成了虚拟物体,虚拟环境中的动作由真实环境的动作驱动,只有与人类真实世界尽可能相似,人才可能最快地适应虚拟环境,因此虚拟世界的物理规则是模仿现实世界的。

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设备微型化,植入人体内部,没有了外在穿戴设别的负累,人类可以更加自如地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切换,每个人都有一种具有虚拟世界的娱乐装置。

打开开关,便可以进入有一个虚拟世界,里面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按照这种规则去运行,人类有一定自由度,并在与这个虚拟世界的互动中挑战自我,获得精神满足。关闭开关,人就会又回到现实世界。

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超过了现实世界的客观体验,显得虚拟世界更有幻想性和天马行空的自由感。

《头号玩家》所描绘的“绿洲”显然是虚拟体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结合,电影中人们戴着 VR 眼镜、触感手套,穿着 X1 套装,在压力感应跑步机上原地跑动,就可以实现虚拟世界同样触感体验。在现实空间里的凭空挥动,可能就是虚拟世界中的一次激烈搏杀。

VR 虚拟现实技术可谓是当下最火热的技术,人们都纷纷看好它未来的发展前景,但也有人对由它所引起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斯皮尔伯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热点,打造了这样一部关于 VR 虚拟现实技术的科幻电影。

虚拟世界

当今时代是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置身其中,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中国为例,“截至 2019 年 6 月,网民规模达 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61.2%;手机网民规模达 8.47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1%。”

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换道行驶””的 5G 等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物质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体现出深刻的社会化,并且“带来了社会的技术化。”在这个过程中。

新技术影响了甚至是颠覆了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社会关系的重新构建,出现了“传播革命”,对于新闻传播研究而言,新闻的内容生产,传播的理论理念都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发生变化,形成“新型的媒介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我们的世界中,技术已经如自然一样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对科技的反应也应该与我们对自然的反映相呼应,有时我们应该屈从于技术的引导并沐浴在它的丰富多彩中,有时则该反思其本身的进程。

关于技术的研究,以理工科为主的自然科学的叙事是占主流的,以 VR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为例,有学者在中国知网上以 VR 虚拟现实技术为主题,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截至到 2017 年,在 VR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中,自然科学占比 80.88%,人文社会科学占比 19.12%。

“虽然 VR 被媒体界视为极有潜力的新兴媒介,但是其研究总体上还是更多在自然科学领域。”但此类叙事也存在“不直观,过于技术化的局部,缺乏对人的关怀” 的问题,对于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不应只于自然科学领域。

“如果认为技术只是人们摆弄的工具,实际上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因此,用人文的视角来理解技术,反思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既然是反思,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以史为镜”,探究当下的问题的历史缘起、内在逻辑,以此来回答和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以未来的视角反观当下,也不失为。

种反思的方式。科幻电影正是这样一种未来叙事,从内容上看,科幻电影是建立在一定科学可能性基础上的对于未来世界的构想;从技术美学上看,化妆、特效、剪辑、声音、场面都是建立在 3D、4D、IMAX 等技术兴起的基础之上。

从内核上看,科么电影内植的是深层次的文化反思和技术批判。如果达尔文告诉我们从哪里来,那科幻电影会告诉我们可能到那里去。

《头号玩家》

虚拟现实技术主导人类社会的未来世界。影片在视觉上架构了虚拟和现实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由此来反思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社会的影响。

《头号玩家》作为一部典型斯皮尔伯格式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作品本身就承载着浓重的导演个人风格,在商业浪潮的裹挟下,娱乐功能成为了创作者们考量的首要因素,而如何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取得平衡似乎是横亘在每个好莱坞导演的面前的问题。

斯皮尔伯格就是在这样的浪潮里,沉着坚定地拍摄着自己的作品,向世界表达着自己。“我思考的不是怎样创造画面,而是画面怎样让我的故事讲的更精彩。”,如何呈现出让观众喜欢的电影故事,这个问题贯穿了斯皮尔伯格电影的作品。

他将电影的大众娱乐性和故事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大白鲨》中令人真假难辨的模型,到《E.T.》中风景如画的小城,再到《侏罗纪公园》里形象逼真的各色恐龙,斯皮尔伯格用酷炫特技和别具匠心的场景设置,使观众产生紧张、期待等复杂情绪,随着电影主人公一起经历冒险。

以上这些场景和元素在电影《头号玩家》中都有体现,不仅如此,《头号玩家》更是将虚拟特技、流行文化元素在影片中运用地淋漓尽致,并且在影片中运用互文技巧,多次“致敬”影史上经典的电影和自己的经典作品。

影片中涉及动漫、游戏、电影、体育等多种元素,可以说《头号玩家》是给观众地视觉盛宴也是导演自己对自己过往作品和经历地一次回顾和总结。

尽管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中不乏超级明星,也有众多商业娱乐元素,但他的电影远不止于感官上的刺激,《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给人类世界带来灾难的展现,《少数派报告》中对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负面效应的忧患,《人工智能》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探讨,斯皮尔伯格想向观众传达的远不止于情绪上的愉悦而是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和体悟。

《头号玩家》更是将这种思考和忧虑直接地呈现了出来,它的时间背景不是在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快要到达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游戏技术的结合,正在实现。

影片中所展示的一系列场景,是极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状况,因此,《头号玩家》的现实警示的意义也更加深刻。

结语

《头号玩家》作为斯皮尔伯格最新的一部电影作品,继承了他以往的美学和叙事风格,而又因为更关注当下的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当下前沿性科技话题,使得其更具有现实警示的意义。

《头号玩家》在斯皮尔伯格的整个电影作品版图中一定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同时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发展的长河中也有它独特的位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