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短歌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6: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短歌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选择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 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
  • C、周匝(zā) 哺育(bǔ) 鼓瑟(sè)
  •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yōu)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默写题

3、默写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简答题

4、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对比赏析题

5、对比:下面两首诗歌,就诗歌的主题、表达技巧两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简要赏析

生 年 不 满 百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长 歌 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参考答案

1、A 2、A

3、(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4、(1)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2)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专项练习

(二)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1】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答案

【小题1】
人生的短暂 贤才投主 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小题2】
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朝露早晨的露水,易逝。乌鹊喻贤才应择明主。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句子的修辞手法。

点评:本题需要对诗歌内容写作背景加以了解,对一些典故熟悉,才能准确做出此题。

【小题2】
试题分析:周公吐哺: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的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的归顺。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典故的含义。

点评:此题可根据诗歌前后内容对典故加以分析。天下归公和典故表达的意思一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