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新典范
珠海红树林:生态保护的新典范
2024年12月28日起,珠海淇澳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对外开放。这片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热带植物群落,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创新保护模式,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范。
珠海红树林:海岸线上的绿色屏障
珠海红树林保护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山房路旧市场侧,总面积约7373.77公顷,由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和担杆猕猴保护区组成。其中,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总面积约5103.77公顷,红树林面积约5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湿地和鸟类。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净化水质、固碳释氧、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珠海红树林保护区作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不仅是海岸线上的天然屏障,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创新保护模式:从“生态负担”到“生态资产”
在红树林的保护工作中,传统的保护模式更注重其生态屏障作用,强调防风消浪、净化水质等功能。但珠海红树林的保护者们意识到,红树林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其“生态资产”的潜力正在被逐步挖掘。
“红树林+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在珠海金湾区南水镇,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采用创新的HDPE筏架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还计划建设现代化水产品加工车间,开发多元化产品,打造“荷小蚝”“白粤蚝”“活粤蚝”等自主品牌。
南水镇还引进了珠海蓝色海洋种业创新产业园、特色贝类人工繁育基地等项目,形成集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这种“红树林+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红树林+生态旅游”:打造湾区生态名片
珠海红树林保护区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保护区实行预约制,个人访客可预约参观时间为每周五至周日,需至少提前1天预约;团队访客每天均可预约参观,需提前3个工作日预约。访客可通过“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珠海红树林保护区可开发适度的生态旅游项目,如红树林徒步观光、候鸟观赏、科普教育基地等。这些项目不仅能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还能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法治保障:为红树林撑起“保护伞”
2025年2月2日,《珠海经济特区红树林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该条例为红树林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明确了红树林的分区管理、精准保护措施,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
珠海通过立法明确“红树林+”的发展思路,为创新保护与利用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严格的监测与评估体系也将确保保护与利用之间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展望未来:打造生态文明“珠海样本”
珠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创新保护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随着保护与利用模式的不断创新,我们期待红树林能够在保护中释放出更大的生态红利,成为珠海绿色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珠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开放,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好去处,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这片绿色的海岸卫士,正以创新的姿态,守护着我们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