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痛是腱鞘炎还是腕管综合征?专家教你这样区分
手痛是腱鞘炎还是腕管综合征?专家教你这样区分
手部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人群。在众多引起手痛的原因中,腱鞘炎和腕管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两种。虽然它们都可能导致手部不适,但其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手部疼痛。
什么是腱鞘炎和腕管综合征?
腱鞘炎是指发生在腱鞘滑膜层的慢性炎症反应,最常发生在手或腕部。其主要原因是手与腕部长期反复的活动及不合理的负重,如做家务、长时间玩游戏、演奏乐器等,导致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引起局部组织发生炎症、粘连及卡压。
腕管综合征则是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导致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常见于30~60岁女性,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5~6倍。
症状表现有何不同?
腱鞘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 活动手指或腕部时,受累部位会有咔哒的弹响声
- 局部可触及鼓包,按压有痛感
- 手腕或手指活动用力时出现疼痛
- 早晨手指屈伸困难
腕管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则为:
- 手掌桡侧、桡侧3或4个手指桡侧麻木、疼痛、蚁走感,夜间或清晨明显
- 上述区域感觉减弱或消失
- 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
- 严重者可见鱼际肌萎缩、瘫痪
如何区分这两种病症?
症状特点:腱鞘炎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的机械性症状,如弹响和疼痛;而腕管综合征则主要表现为神经受压症状,如麻木和夜间痛。
发病人群:腱鞘炎多见于需要频繁使用手部的劳动者,如家庭主妇、办公室工作者等;腕管综合征则更多见于30~60岁女性,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人群。
诊断方法:腱鞘炎通过临床检查即可诊断,如发现活动时弹响、局部压痛等;腕管综合征则可能需要通过肌电图、超声等辅助检查来确诊。
如何预防和治疗?
对于这两种病症,预防都比治疗更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长时间重复使用手部,每工作45分钟至1小时,应休息5至10分钟,活动手指和手腕,做握拳和伸指的动作。
保持正确姿势:使用电脑时,键盘和鼠标的高度不应过高,手腕尽量保持平直,避免过度弯曲。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手部和腕部的伸展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
注意保暖:寒冷会加重手部疼痛,因此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时,应注意手部保暖。
治疗方法上,两种病症都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使用抗炎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等。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手部疼痛虽然常见,但不应被忽视。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诊断明确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手部疼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