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三个中医方法助你改善脑供血
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三个中医方法助你改善脑供血
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都是脑供血不足在敲警钟。长期脑供血不足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脑卒中的风险。除了药物治疗,中医推荐两个神奇的穴位——风池穴和悬钟穴,通过简单的按揉动作,就能有效改善大脑血液循环,让你的大脑不再“缺氧”。
风池穴:颈后的“大脑加油站”
风池穴位于颈后部,头骨和颅骨下方的凹陷处,是一个重要的保健穴位。每天花几分钟按揉这个穴位,就能给大脑供血“加油”。
按揉方法:用双手大拇指在风池穴上以打圈的方式按揉,每次持续1-3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功效:风池穴能升阳补气,开窍醒脑,促进气血流通,显著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特别适合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和耳鸣。此外,它还有“祛风”作用,能缓解头痛、感冒等症状。刺激风池穴还能提升注意力,让你思路清晰,情绪稳定。
悬钟穴:小腿上的“大脑供血阀”
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方3寸(大约4个手指宽度),腓骨前缘,属于足少阳胆经。这个穴位是改善脑供血的“关键阀门”。
按揉方法:可以用指腹在这个穴位上向下按压并进行打圈按摩,或者用指关节轻轻敲打,直到感觉酸胀,每次约10分钟,每天2-3次。
功效:悬钟穴擅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不仅改善脑部供血,还能降血压。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刺激悬钟穴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此外,它还能缓解颈项强痛、胸胁胀痛等症状,对偏头痛、落枕也有舒缓作用。
双手梳头:简单实用的脑供血改善法
除了按揉穴位,还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双手梳头。将双手手掌从前额开始,像梳头一样向脑后部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在梳头过程中,当手掌滑过印堂穴、太阳穴、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重要穴位时,可以稍加用力。这个动作不仅能放松头部神经,加速血液循环,还能延缓大脑衰老,对预防感冒、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都有好处。
中医常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通过这些简单的穴位按摩和梳头动作,可以通络活血,解除血管痉挛,让大脑供血更顺畅。从今天开始,每天花几分钟,给自己的大脑做一次“SP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