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刷单诈骗升级:复合式诈骗来袭,这些套路要当心!
网络刷单诈骗升级:复合式诈骗来袭,这些套路要当心!
“足不出户就能赚钱”“日赚千元不是梦”……这样的广告语在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上屡见不鲜,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近期,刷单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且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案例,揭开刷单诈骗的神秘面纱。
刷单诈骗新套路:复合式诈骗来袭
张先生通过短视频APP观看投资教学视频,被拉入一个投资群。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下载了一个证券投资APP,充值方式是通过线上购买黄金制品并邮寄至指定地址。张先生先后9次购买黄金制品,共计花费10余万元。直到需要提现时,才发现平台已经关闭,无法提现。
赵女士在浏览购物App时,有人主动询问她要不要兼职做刷单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对方称赵女士的购物积分不够,需要通过“腾讯会议”APP进行视频语音通话和屏幕共享认证,并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退款。赵女士按照指示操作,最终在母亲的提醒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场诈骗。
苏女士被拉入一个名为“越来越好”的微信群,在客服的引导下下载了“优珀妮”APP做任务返现。在尝到小额返利的甜头后,她被诱导参与更大金额的任务,最终转账9笔,被骗39万元。
这些案例揭示了刷单诈骗的新手法——复合式诈骗。诈骗分子将刷单与创业、APP抢单、网络赌博等元素结合,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更深的陷阱。
为何屡屡上当?揭秘受害者心理
贪婪心理:诈骗分子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让受害者放松警惕。
从众心理:在群聊中看到“所有人都在参与”并“炫耀财富”,原本的警觉心理容易被瓦解。
侥幸心理:受害者往往抱有“再试一次就能回本”的心态,殊不知这正是诈骗分子希望看到的。
如何防范刷单诈骗?
提高警惕: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声称“轻松赚钱”的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二维码或点击可疑链接,避免泄露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合法兼职: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机会,远离需要垫资的网络刷单。
及时举报:如果发现被骗,立即保存证据并报警。
法律法规解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刷单诈骗不仅让受害者蒙受经济损失,诈骗分子也将面临法律的严惩。作为求职者,要时刻保持警惕,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兼职机会,远离刷单诈骗的陷阱。
刷单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人们贪图小利的心理。只有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才能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让我们携手共建安全的网络环境,让刷单诈骗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