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专家发布结肠息肉术后护理指南
北京中医专家发布结肠息肉术后护理指南
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的常见病,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结肠腺癌的癌前病变。经电子内镜高频电凝是切除结肠息肉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治疗措施,但治疗后,若不注意正确护理,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时可能会出血、穿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的专家们,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中医调理理念,为您量身打造一份全面、专业的术后护理指南。
术后护理要点
卧床休息
术后需要充分休息,以促进伤口愈合。直径小于1cm的息肉患者术后回病房需卧床休息12小时;无蒂息肉(直径<1cm)或凝固范围较大者,要求卧床休息2~3天。即使没有出血迹象,也要减少活动,2周内避免重体力活动,避免长时间热浴。
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调整至关重要。息肉切除术后需要禁食24小时,如无异常可进食流质,逐渐过渡到无渣半流质饮食。2周内避免进食生硬、粗糙食品,以温凉食物为主,不能饮酒。
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以免焦痂脱落导致大出血。大便干结患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每次10 ml,每日1~2次。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术后恢复同样重要。持续或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导致胃肠道血管收缩,黏膜血流量下降,削弱黏膜自身防御机能,不利于局部创面的修复。因此,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是避免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措施之一。
避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及抗凝药
两周内尽量避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及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扶他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减少出血风险。
取活检的患者,请及时追踪病理结果
术后7-10个工作日可以追踪病理结果。
如术中进行静脉麻醉
当日请务必不要自己驾车,需由他人护送。
特殊情况处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术后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的改变;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若有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预防复发和早期发现病变的重要手段。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尤其是息肉较大或多发的患者。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休息与活动以及密切监测身体变化,可以有效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