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利兹克奖得主矶崎新:在深圳举办回顾展,九座地标见证30年在华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2: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利兹克奖得主矶崎新:在深圳举办回顾展,九座地标见证30年在华实践

2019年3月5日,88岁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49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建筑师。评委会在评审辞中写道:“他兼具对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深刻了解,勇于拥抱前卫,从不满足于复制现有;他对有意义建筑的追求也反映在他的设计作品中,直至今日仍然不拘一格、不断演进,其方式方法总有新奇之处。”

作为一位“世界公民建筑师”,矶崎新在中国的建筑实践始于1994年,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他在中国设计了多个标志性建筑,包括深圳文化中心、上海喜玛拉雅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矶崎新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建筑师”的全球视野。

01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深圳文化中心是矶崎新在中国的第一个建筑作品,也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个通过国际竞赛形式中标并获得实施的建筑。该项目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由深圳图书馆和深圳音乐厅组成,于2007年建成。设计通过将两座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和地上人行平台连接的方式,使整个文化中心成为一个具有两个独立功能的建筑整体。音乐厅和图书馆进厅入口的4组“黄金树”寓意“文化森林”,是一项结构难度极大的钢结构工程,也是首次在中国建筑工程中应用。

上海喜玛拉雅中心位于浦东新区,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内部用于酒店和美术馆。建筑呈立方形,外部幕墙由低矮独特的“异型林”构成,其中融入了书法和良渚玉器等中国文化元素。远处看,幕墙犹如生生不息的丛林,走近才能发现汉字造型的玄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矶崎新在国内设计的第一座建筑,建筑石材的幕墙和屋顶曲面形成壳体,整体微微扭曲,被形容为“立体的回旋镖”。外墙采用天然岩板,与美院内敛低调的气质相融合。

02

文化交流的桥梁

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设计以“绿丘”为概念元素,建筑造型雄伟,隐于湿地之中,与山丘融为一体。高达30米的观光塔,可俯瞰西溪湿地的全景。

侵华日军罪行馆位于四川成都,是一座巨大的青灰色流线型建筑物,建筑层高并不高,显得庄重肃穆。为设计这座博物馆,矶崎新曾前后来了此地七次。馆内展出了1万余件侵华战争文物,包括日军士兵的300封家信。

湖南博物院改扩建项目以传统文化元素“鼎”为创意,取“国之重器”的神态,顶部造型为水形结晶体,展示洞庭之水凝固成鼎的新馆建筑外型。建筑外型设计依照了中国传统皇家建筑的三段式构成和比例,内部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概念。

03

未来的探索者

上海交响乐厅的外墙采用了陶砖,与周围街道自然融合。屋顶形似白色“大马鞍”,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馄饨皮”。音乐厅由矶崎新与声学家丰田泰久合作设计,拥有一个1200个座位的演奏厅和400座室内乐演奏厅。厅内采用了先进的抗震技术和全面的声学测试,是国内首个建在弹簧上的“全浮建筑”,可以防止地下地铁的震动声。

哈尔滨音乐厅位于群力金河公园,总建筑面积36109平方米。整体造型采用了“浮游冰晶”的设计,与本地的冰雕艺术和冰雪文化相互映照。音乐厅建筑外部采用钢结构配合玻璃幕墙,为多面结晶体,暮色降临,会在黑夜里闪烁耀眼的光彩。

南京佛手湖国际会展中心建筑位于南京浦口的四方艺术园区内,这里曾邀请超过20位国际顶尖建筑师设计作品,园区也打造出了一片集功能性建筑和多种艺术展示空间为一体的建筑生态。位于湖区的会议中心由矶崎新设计,建筑嵌入山谷,置身于一片绿意环抱之中,形成了“隐形建筑的概念。建筑外立面使用清水混凝土和极简主义装置般的耐候钢材料,整体造型由一面低曲率的弧形墙围起,建筑周围和上方均可通过步道连接。

2024年4月16日至6月10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回顾展“矶崎新:形构间”在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展览基于多元的视角,回溯了矶崎新不同时期的思想轨迹,通过对其60年创作历程的档案式历史呈现,展示了矶崎新的前瞻性思维、对“空间艺术”的坚定承诺以及跨国方法论,以及他对建筑艺术的独特贡献和全球影响。

矶崎新在当代艺术领域的跨界实践,塑造了他独特的文化视角,也令其建筑实践从纯粹的空间形式扩展至跨媒介的社会语境。展览撷取了矶崎新建筑实践生涯中的九个关键概念,通过模型、手稿、装置、绘画、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深刻描绘了他长期的创作历程,跨越了不同文化、领域和时代的思想脉络,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走近矶崎新的机会。

2022年12月29日,矶崎新因病去世,享年91岁。他的建筑思想和作品将继续影响着未来的建筑发展。正如他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所说:“请再让我补充一句”,这可能也是本次展览之于深圳的意义——“当我们驻足在每个作品前回顾,让那个战士的矶崎新激励我们大浪淘沙、勇往直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