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病并发症,这些药物是常用“武器”
治疗肾病并发症,这些药物是常用“武器”
肾病患者常常会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如贫血、骨质疏松、高钾血症等。这些并发症虽然看似独立,但都与肾脏功能下降密切相关。那么,针对这些并发症,临床上有哪些常用的治疗药物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治疗矿物质和骨异常、高磷血症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肾脏功能下降导致的钙、磷、维生素D等代谢紊乱,从而避免骨质流失、软化或钙化等问题。
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这两种药物都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同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泌,防止PTH过高导致骨质流失。
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思维拉姆、碳酸镧等):这些药物可以与食物中的磷结合,阻止其被吸收进入血液,从而降低血磷水平,防止高磷血症导致的骨质钙化或软化。
拟钙剂(如西那卡塞):这种药物可以模拟钙的作用,与甲状旁腺细胞上的钙受体结合,抑制PTH的分泌,从而保护骨骼。
改善肾性贫血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补充肾脏功能下降导致缺乏的红细胞生成素(EPO),从而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
益必奥、利血宝:这两种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EPO,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一般每周一次或两次,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
琥珀酸亚铁、蔗糖铁:这些药物都是铁剂,可以补充肾脏功能下降导致缺乏的铁元素,从而促进红细胞的合成。铁剂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一般每天一次或两次,根据铁水平调整剂量。
罗沙司他:这是一种小分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可以治疗肾性贫血。它通过模拟脯氨酰羟化酶(PH)的底物之一酮戊二酸来抑制PH酶,影响PH酶在维持HIF生成和降解速率平衡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纠正贫血的目的。
降血钾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钾水平,防止高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等危险。
- 聚磺苯乙烯钠散:这种药物可以与肠道中的钾离子交换,从而将其排出体外,降低血钾水平。一般每天三次,每次15克左右,根据血钾水平调整剂量。
降血脂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肾脏功能下降导致升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酶,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一般每天一次,每次10-40毫克左右,根据胆固醇水平调整剂量。
降尿酸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肾脏功能下降导致升高的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和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非布司他:这种药物可以抑制尿酸的合成,从而降低尿酸水平。一般每天一次,每次20毫克左右,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苯溴马隆:这种药物可以促进肾脏排出尿酸,从而降低尿酸水平。一般每天一次,每次50-100毫克左右,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补充肾脏功能下降导致缺乏的碱性物质,从而改善血液的酸碱平衡。
- 碳酸氢钠:这种药物可以提供碱性物质,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从而提高血液的pH值。一般每天三次,每次500-1000毫克左右,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剂量。
治疗和预防感染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杀灭或抑制肾脏功能下降导致易感染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防止感染引起的肾脏损伤或全身并发症。
头孢、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各种抗生素:这些药物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从而治疗感染。一般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和用法。
疫苗:这些药物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比如流感、肺炎、乙肝等。一般需要定期接种,并根据免疫力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以上就是治疗肾病并发症常用药物的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越多越好。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定期检查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也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比如戒烟限酒、控制盐和水摄入、保持适当运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