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新物业模式,余江区实现乡村健康教育全覆盖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5:0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新物业模式,余江区实现乡村健康教育全覆盖

近年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卫健委积极探索创新举措,推动健康教育深入发展。其中,“物业进乡村”模式成为一大亮点,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也为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物业进乡村”:创新模式引领健康教育新风尚

2020年起,余江区开始探索“物业进乡村”模式,将城市精细化治理理念向农村推广,助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创新举措的核心是通过党建引领,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成立乡村物业服务公司,为村民提供包括环境整治、生活服务、健康教育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黄庄乡党委书记桂超表示,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呈现美丽宜居新图景,但如何实现“长治久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考题。为此,黄庄乡决定先行先试,通过党建引领,以九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联合成立乡村物业服务公司。

乡村物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资金保障。余江区城乡融合办副主任彭赞军介绍,余江的乡村物业只收取极少部分物业费,其余的由财政补贴和多方筹集而来。同时,通过承接政府部门的“散活”,如农村公路养护等,增加收入来源。

目前,余江区“物业进乡村”模式已实现全区115个行政村全覆盖,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还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物业服务公司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将健康理念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02

健康教育融入乡村生活

在余江区春涛镇高坊村,村民吴金龙对乡村物业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自从村里有了物业,不仅村庄环境更干净整洁,还能提供农事、生活等便民服务,村民们都很认可。”他说。

物业服务公司还充分利用乡村人力资源,如聘请村民担任保洁员、维修工等,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提升了服务质量。这种“取之于村、用之于村”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服务成本,也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生活配套等要求之外,“物业进乡村”还充分释放了乡村的人力资源效能。如,村庄公共场所的保洁员,负责公共设施保养维护的木工、泥瓦匠,负责公共场所电路电器维护以及居民家电维修的电工等,大多“取之于村”——由村民兼职,“用之于村”——服务于村庄生活,就近便利、成本较低。

03

“健康素养66条”进校园:从娃娃抓起的健康教育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健康教育政策也为余江区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并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即“健康素养66条”。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健康素养66条”的核心内容纳入到学校的健康教育体系。

“健康素养66条”包括膳食要清淡,少盐、少油、少糖,食用合格碘盐;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正确认识焦虑症和抑郁症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将“健康素养66条”的核心内容纳入到学校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8个“融入”: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融入教师培训,融入校内讲座,融入主题班会,融入校园环境,融入家长课堂,融入学生实践活动。

在具体的实践中,相关部门特别强调要把握好3条工作原则:一是健康教育要有机融入现有的教学活动,不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增加额外的负担;二是充分考虑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地域特色等,增强一些针对性,比如东中西部、民族地区、沿海地区要有所区别,不搞“千篇一律”;三是倡导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共同承担守护学生健康的责任。

米锋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组织编写适用于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66条”系列健康知识读物,通过动漫、小人书等形式,增加趣味性,让孩子们能看得懂、爱看,最终会应用。希望通过这些工作,培养学生从小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4

未来展望:构建全民健康教育新格局

余江区委书记罗卫国表示,未来,当地将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推进“物业进乡村”工作走深走实,绘就乡村更加和美的新画卷。同时,随着“健康素养66条”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实施,健康教育将覆盖全生命周期,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余江区的创新实践,为全国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一个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健康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