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辣椒产业的科技革命:从“中国数字辣椒之都”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临颍县辣椒产业的科技革命:从“中国数字辣椒之都”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辣椒产业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这里不仅是中国生态辣椒之乡,更被誉为“中国数字辣椒之都”。近年来,临颍县通过引入5G、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农业科技,成功将辣椒产业推向新的高度,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产量,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5G智慧农业:让辣椒种植插上科技翅膀
在河南省颍山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临颍县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方寸屏幕便可监测广袤无垠的土地。通过田间植入的传感器,作物长势、土壤水分、环境温度等指标一览无余。不同于以往的“经验种田”,农民可以在手机终端实时监测辣椒长势,也能根据作物需要,操作自动水肥机浇水、灌肥。
颍山红公司负责人王偌飞介绍,企业以麦椒套种为核心,建设了1万多亩高标准化智慧农业基地,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辣椒种植和销售的全生命周期走向“云端”,也让“中国数字辣椒之都”的名头更加响亮。
高附加值开发:从调味品到化妆品的华丽转身
在漯河扎根30多年的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辣椒的“个性化”客户之一。中大恒源副总经理郑进航介绍,依托当地丰富的辣椒资源,企业就地取材,以辣椒为原料,经萃取、过滤、浓缩、精制等工艺制成辣椒红素,具有美容抗氧化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口红、腮红等化妆品的调色与制作,并出口海外,为全球多地带来一抹纯天然“中国红”。
不只是辣椒,多年来,中大恒源专注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研发、生产和应用全产业链,成为植物界的“调色师”。郑进航表示,目前,中大恒源生产天然色素、天然香料、药食两用新资源食品等7个系列、30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印染等领域,远销至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全产业链升级: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把控
在位于漯河的卫龙美味二期园区生产车间内,其自主研发的“小跑车”穿梭在数十条生产线上,往返运送着各种食品原料。一包包卫龙辣条、魔芋爽经数十道生产工序、数道“安检”后,完成全自动化生产,打包装箱销往各地。
谈及一根辣条如何走出国门,卫龙相关负责人表示,卫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两家研发中心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出新品;同时,成立海外事业发展中心,根据全球不同地区的饮食特点,进行口味创新升级。据统计,卫龙旗下的10余种休闲食品累计销量超100亿包,畅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引领:打造食品产业新高地
临颍县的辣椒产业科技革命,是漯河市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作为“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市食品产业营业收入已突破2000亿元。依托当地丰富的辣椒资源,中大恒源就地取材,以辣椒为原料,经萃取、过滤、浓缩、精制等工艺制成辣椒红素,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和服装等领域,并将这抹纯天然的“中国红”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转化是漯河市持续盘活食品产业的底气。去年以来,漯河市坚持边建设、边聚才、边科研、边出成果,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打造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加快培育和发展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中原食品实验室围绕食品新资源挖掘与功能研究等六大方向,融合协同研发、中试、孵化、成果转化等功能,建立“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团队”机制和“省内+省外”双首席柔性团队机制,吸纳12名院士,组建了29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领衔的24个科研团队,正在成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
同时,瞄准成果转化,中原食品实验室紧盯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开展“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推行“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模式,形成集前端发现、产品研发、市场匹配、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新产品开发模式,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已累计转化科研成果25项。
如今,中原食品实验室已突破关键技术16项,发布代表性成果36项,为28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80余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30余款新产品先后投入市场。
从“中国数字辣椒之都”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临颍县的辣椒产业科技革命,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产量,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据统计,临颍县年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44万亩,年产干椒13.7万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辣椒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临颍县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从5G智慧农业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从自动化生产到全球市场拓展,临颍县辣椒产业的科技革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