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琳教授团队双靶点突破,AI助力胃癌精准治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1: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琳教授团队双靶点突破,AI助力胃癌精准治疗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胃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作为国内顶尖的肿瘤研究团队,其研究成果备受关注。近期,沈琳教授团队在胃癌靶向治疗领域再次取得重要突破,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01

Claudin18.2靶点研究取得新进展

Claudin18.2是一种在胃癌中高度表达的蛋白,被认为是胃癌治疗的重要靶点。沈琳教授团队在Claudin18.2靶点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靶向Claudin18.2的CAR-T疗法在治疗胃癌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在一项关键II期临床试验中,舒瑞基奥仑赛(一种靶向Claudin18.2的CAR-T疗法)在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这一突破性的治疗方法预计将在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全球首款针对实体瘤的CAR-T产品。

02

FGFR2b靶点研究带来新希望

除了Claudin18.2靶点,沈琳教授团队在FGFR2b靶点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发现,FGFR2b在部分胃癌患者中高度表达,是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目前,针对FGFR2b的靶向药物正在研发中,有望为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03

精准医疗引领胃癌治疗新方向

沈琳教授团队的研究不仅关注新靶点的发现,还致力于精准医疗的研究。他们开发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多模态治疗响应预测模型,能够精准预测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一模型整合了患者的临床信息、影像学图像及结构化报告和病理学图像及结构化报告,全面刻画患者的疾病特征,实现了治疗响应的精准预测。

此外,沈琳教授团队还发现,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免疫微环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相比PD-L1 CPS≥1患者,CPS<1患者TME内自然杀伤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浸润比例及互作强度显著较低,而在CPS<1患者TME内富集CXCR4+M2型巨噬细胞,与预后不佳相关。这一发现提示HER2阳性胃癌不同PD-L1表达水平亚组间TME在调控患者对于免疫治疗响应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未来应同时关注PD-L1表达和TME特征,制订分层及联合靶向治疗策略,以提高疗效。

04

展望未来:精准医疗引领胃癌治疗新方向

沈琳教授表示:“胃癌的治疗在免疫治疗和新靶向药物的推动下正在快速进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综合治疗手段,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她同时指出,未来治疗的关键在于全面理解胃癌的生物学特性,以指导精准治疗策略的实施。

随着对胃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新疗法的不断问世,胃癌的治疗展望将更加光明。沈琳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为胃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也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为胃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