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症,小心心血管“爆表”!
高血压并发症,小心心血管“爆表”!
“以后一定坚持吃降压药。”躺在病床上的陈先生心有余悸地说。一周前,他因剧烈胃痛被送医,结果发现是高血压引发的主动脉夹层,心脏血管破了一个大洞。经过紧急手术更换了30厘米的人工血管后,他才捡回一条命。
陈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诊疗数据2024》显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中,高达65.8%合并高血压。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已悄然年轻化,4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的入院比例正在上升。
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慢性病,其实是一个隐形杀手。它悄无声息地损害着心血管系统,引发一系列致命并发症。
心血管并发症:高血压的致命威胁
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伤害首当其冲。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50%。
此外,高血压还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它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脑卒中更是高血压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70%的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破裂或阻塞,造成脑组织损伤,轻则致残,重则致命。
最新防治指南:科学应对高血压
面对高血压这一“沉默的杀手”,我们并非束手无策。2024年最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我们提供了权威的防治方案。
新版指南强调,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为140/90 mmHg,但建议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的诊室血压应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同时,指南新增了“诊室血压以外的降压治疗目标”,强调24小时血压控制的重要性。
在治疗方面,指南推荐采用分级、分期、分型的治疗策略,并新增了多种降压药物选择,如ARNI、MRA等。同时,指南特别强调了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包括低盐高钾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陈先生的例子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高血压已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如果忽视血压管理,同样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一旦确诊高血压,要遵医嘱服药,切不可随意停药。同时,要重视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等,及时就医。
高血压虽是慢性病,但通过科学防治,完全可以控制其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守护心血管健康,远离高血压并发症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