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医院王玉芬主任:中医养生改善消化功能
东直门医院王玉芬主任:中医养生改善消化功能
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这些困扰现代人的消化系统问题,中医有其独特的调理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王玉芬,拥有近40年的临床经验,她分享了一系列中医养生方法,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消化不良的中医视角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主要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就会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从而引发消化不良。
日常调理五大招
1. 情绪管理
中医强调“百病生于气”,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愉悦,减少思虑,避免情绪波动对脾胃的影响。
2. 细嚼慢咽
“饮食之入口也,舌与齿为先。”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更好地消化,还能减轻胃部负担。
3. 饭后散步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半小时休息,再慢慢散步,可以促进消化。
4. 晚餐轻食
“晚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避免睡前进食,给胃部足够的休息时间。
5. 保暖
“寒从脚下起,病从口入,寒从脚入。”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受凉引发胃病。
中药调理改善消化功能
陈皮
“陈皮一味,能消百病。”陈皮有助于消化,缓解胃胀和胃痛。
山楂
“山楂消食第一药。”山楂促进食欲,减轻脾胃不适。
甘草
“国老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具有抗炎效果,舒缓胃部不适,常用于多种中药方剂中。
传统中医疗法
耳穴压豆
选择胃、脾、神门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按压30秒,每3天更换一次。
艾灸
在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艾灸,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穴位按摩
按摩双足三里、内关和三阴交穴位,每天约10分钟,有助于调节脾胃消化功能。
适量的运动对增强脾胃功能大有裨益。不过,需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饭后立即运动。此外,中医养生还强调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避免过度劳累等。
中医调理消化不良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治疗方法,通过中药、特色疗法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促进身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中医治疗消化不良,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结合饮食、情绪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为您的胃肠健康保驾护航。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在尝试中医养生方法之前,建议先咨询专业中医医师,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胃部不适,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