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倒计时:幡鼓齐动十三档再现京城
春节倒计时:幡鼓齐动十三档再现京城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民俗博物馆即将迎来第23届北京民俗文化节。其中,“幡鼓齐动十三档”这一百年盛事将在2024年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再次上演,众多消失已久的民间花会在东岳庙及周边区域重现,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此外,文化节还包括舞龙舞狮、皮影戏、东岳文化灯光秀等活动,让人们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历史渊源:从明朝嘉靖年间的民间花会到市级非遗项目
“幡鼓齐动十三档”是北京传统花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盛行于明朝嘉靖年间。这一活动融合了武术、舞蹈、杂耍、曲艺、音乐等多种元素,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十三档具体指开路、五虎棍、秧歌(高跷)、中幡、舞狮、双石、石锁、杠子、花坛、吵子、杠箱、天平和胯鼓。
文化内涵:传统京味庙会的精髓
“幡鼓齐动十三档”作为春节期间特有的武会表演形式,突出传统京味庙会特色。其表演形式多样,包括五虎棍、高跷、中幡、舞狮等,每一种表演都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幡表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武术精神,舞狮则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现代传承:非遗保护与创新
进入现代社会,“幡鼓齐动十三档”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2014年,该项目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崔各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文化工作的推广和传承,加大对“幡鼓齐动十三档”的支持力度。该项传统技艺蕴涵着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和熠熠生辉的民俗文化,体现着古老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感,寄托着崔各庄地区百姓的美好愿望。
节日氛围:2024年东岳庙庙会盛况
2024年春节期间,“幡鼓齐动十三档”在东岳庙演出,成为北京民俗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月初二至初五,北京东岳庙门前广场将全天持续亮相舞龙、舞狮表演,馆内还可体验毛猴、剪纸、灯笼等传统非遗技艺,线上互动“民俗馆里年味浓”等民俗活动。更有包含了百余件套馆藏文物的新春大展,持续奏响龙年热闹喜庆的锣鼓声。
“幡鼓齐动十三档”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洗礼。它承载着北京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随着春节的临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感受最纯正的京味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