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泰山吟咏:从杜甫到李白,七首诗里的文化象征

创作时间:
2025-01-21 16:55: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泰山吟咏:从杜甫到李白,七首诗里的文化象征

泰山,被誉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唐代杜甫的《望岳》到魏晋谢道韫的《泰山吟》,再到明代李梦阳的《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二》,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以题咏泰山为荣。本文精选七首古诗词,带你领略泰山在诗人笔下的千变万化,感受这座巍峨之山的文化魅力。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的《望岳》是其青年时代的代表作,全诗洋溢着浪漫气息与激昂激情。诗人以问句开篇,描绘了泰山横跨齐鲁、青翠绵延的壮丽景象。“荡胸生曾云”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暗含诗人胸中的壮志豪情。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展现了泰山的雄伟气势,也折射出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

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韫的《泰山吟》以泰山的峻峭宏伟,象征生命的不屈和诗人坚强的意志。诗中“峨峨东岳高”描绘了泰山的雄伟高耸,“云构发自然”则体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最后两句“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表达了诗人对退隐山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展现了泰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人生哲理的象征。

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二

明代·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李梦阳的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从不同方位观察泰山,展现了泰山的伟岸与雄浑。“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两句画面感极强,生动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显示出诗人对泰山的敬畏之情。

咏怀二首

唐代·李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李贺的《咏怀二首》虽然与泰山的直接关联不大,但其中“金泥泰山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整组诗通过对比泰山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寄托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文学成就的追求。

登泰山

元代·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张养浩的《登泰山》以气势恢宏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登临泰山后的壮阔视野。“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两句,将泰山的雄伟与日出的壮观完美融合。诗人通过登泰山的体验,领悟到人生的广阔与自由,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登岱六首·其四

明代·王世贞

尚忆秦松帝跸留,至今风雨未全收。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
人间处处襄城辙,矫首苍茫迥自愁。

王世贞的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自然奇观与历史传承。诗中“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展现了泰山的神秘与壮美,而“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则体现了泰山的雄浑与辽阔。诗人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崇。

游泰山六首(节选)

唐代·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李白的《游泰山六首》如同一部汹涌澎湃的史诗,展现了泰山的壮美景色和诗人的超脱情怀。诗中“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描绘了泰山的自然美景,而“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则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整组诗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展现了泰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这七首诗反映了文人对泰山的不同感受与情怀。在赋诗泰山时,他们不仅赋予了山以灵性,更寄寓了个人的理想与志向,甚至人生观和宇宙观。泰山因此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成了精神的象征,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表达自我、探索宇宙的一个重要载体。

此篇赏析的另一层意义,在于通过这七首诗走进古人的思想世界,去领悟那个时代的文人如何通过自然界的奇妙山川,映照他们的思想情怀和精神追求,泰山于是乎,不再只是五岳之首,更是一种文化意象和精神图腾。

诗词原文引用来源:

  1. 杜甫《望岳》
  2. 谢道韫《泰山吟》
  3. 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二》
  4. 李贺《咏怀二首》
  5. 张养浩《登泰山》
  6. 王世贞《登岱六首·其四》
  7. 李白《游泰山六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